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答谢中书书》(解析版)

考点:文学常识

 

谢中书,即谢征(500一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考点:课后注释

 

(1)风烟俱净:都。

(2)从流飘荡:跟、随。

(3)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4)水皆缥碧:都。

(5)直视无碍:障碍。

(6)急湍甚箭:超过。

(7)负势竞上:凭借。

(8)互相轩邈:高;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9)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10)在昼犹昏:好像。

(11)疏条交映:掩映。

 

考点:重点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案】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案】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答案】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6)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案】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省略句,“甚”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答案】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考点:课后习题

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补充:

1.本文主旨:

【答案】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及在美景中发现无尽乐趣的自豪感。

2.《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案】景物秀美,山高水净,充满生机。

3.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表现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艾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古来共谈  共:共同     ②高峰入云   入: 耸入

B.①五色交辉  交:交相     ②四时俱备   俱:都

C.①猿鸟乱鸣  乱:纷乱     ②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

D.①盖竹柏影也  盖: 只是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盖:原来是/但:只是。故选:D。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亦,也。寝,睡觉。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句意: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3.“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② 这句话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

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

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

D.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
D.有误,句意: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故选:D。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ABC.正确;D.有误,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故选:D。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BCD.正确。故选:A。

【参考译文】
【甲】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乙】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来共谈 共:共同    B.晓雾将歇 晓:知道

C.天下独绝 绝:绝妙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

答案】

【解析B项,晓:清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孔子云:何陋之有?B.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自康乐以来     以刀劈狼首

【答案】B

【解析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是;C.和/参与,这里指欣赏;D.连词,表示从过去某个时候起始到现在/用。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何陋之有

B.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

C.猿则百叫无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自康乐以来 可以调素琴

【答案】B

【解析A项,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都是“……的人”;C项,连词,不译/副词,就;D项,连词表示从过去某个时候起到现在/用来。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617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9月 29日
下一篇 2023年 9月 29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