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各校高一上学期期末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汇编

——

一、文言文阅读

(2023·上海高一华师大二附中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彦回传

[南宋]杨万里

①蒋彦回,零陵人也。少辞家入太学。既无遥于有司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筑囿,植花木,茸亭榭,以读书于其间。囿产玉芝,遂以名焉。

②未几,山谷黄先生贬宜州。是时,党禁密甚①,士大夫有顾望心。先是,郡守丁注有山谷次其韵②之诗。丁见之惧,易其本韵二三以异焉。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弃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山谷亦乐为彦回作也,实崇宁三年三月也。明年九月,山谷病革③,彦回闻之,往见焉。至则山谷大喜,握手曰:“吾身后,非彦回则谁付?”乃尽出所著书示曰:“惟公所欲取之”。彦回竟不私片纸。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

③道乡邹浩谪居永,彦回复从之游,欢甚。未几,浩复有昭州之命,留其夫人与其子僦民屋于太平寺后以居,乃行。彦回实经纪其家,同其患难而周其乏困。浩率月致二书以谢,盖深德之。

④嗟乎,士穷乃见节义。此韩退之为久故之交而言也。若彦回之于二先生,非有平生之素,而能慕二先生之风,既贤也已。况二先生淹汩阨塞于荒远寂寞之地,宾客落而朋友缺,而彦回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变。此古之仁且贤者,族且亲者,恩且旧者,犹或难焉。

⑤予来丞邑,访其所谓玉芝园者,但见荒烟野草而已。问其子,则观言者在。问彦回之遗事,曰:“先君子有文集若干卷,顷大盗孔彦舟屠城,寸纸不遗余矣。”于太息而为之传。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一七》,有删改)

【注】:①崇宁二年(1103年)黄庭坚因元祐党禁案被贬宜州。②次其韵:按照原诗的韵及用韵的次序来和诗。③病革:病势危急。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周其乏困( ) (2)盖深德之( )

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士穷乃见节义( )

A.终极完结 B.阻塞不通 C.不得志,不显贵 D.贫苦,生活困难

(2)非有平生之素( )

A.质朴 B.清贫 C.旧交 D.向来

3.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

4.第①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既无遇于有司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

5.分析第②段写郡守丁注的作用。

6.具体分析第③段中邹浩“月致二书”给蒋彦回的原因。

(2023·上海高一上海交大附中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乙《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7.解释加点字:

(1)今夫天下之人牧( )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

8.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孰能与之?( )

A.给与 B.跟随 C.赞许 D.参与

(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

A.征收 B.证明 C.争夺 D.讨伐

9.把两篇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②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10.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请结合甲文对这一特点进行分析。

11.孟子旨在劝说君王施行“仁政”,但甲乙两文的论说角度却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

(2023·上海高一上海市建平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②论曰: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③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师父洵为文( ) (2)盖亦鲜矣( )

13.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 )

A.认识 B.结交 C.拜访 D.抗衡

14.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除大理评事( )

A.除了 B.授官 C.排除 D.诛杀

15.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至 于 祸 患 之 来 节 义 足 以 固 其 有 守 皆 志 与 气 所 为 也

16.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17.本文最后一段所塑造的苏轼形象与前两段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3·上海高一上海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

②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是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始禁田河西者,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俯窥麟州,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五策。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不为战备,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③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进读①,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④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选自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有删改)

注:①迩英进读:臣子于迩英阁在皇帝前朗读诗文。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见公而奇之 奇( )

(2)乞独坐其事 坐( )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籍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并取得成效。

B.郭恩的狂妄使庞籍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司马光认为曹参没有变法,得到了安守天下的方法。

D.吕惠卿认为司马光意在讽刺朝廷变法以及讥嘲自己。

20.请用“/”为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21.分析第④段中“天下服公先知”的具体原因。

(2023·上海虹口区·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刘海峰先生传

【清】姚鼐

①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如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

②当康熙末,方侍郎苞①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

③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

④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夺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节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注】①方侍郎苞:方苞,官至礼部右侍郎。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即如其意而善效之

(2)率邀之幕中阅文

(3)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

(4)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

2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2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25.本文给刘海峰作传,却用了不少笔墨写方苞,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原因。

(2023·上海金山·高一上海市金山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1)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图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2)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注释】①司衣: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②手实法;亦称“首实法”,唐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③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④粜(tiào):卖。⑤常平:古代一种筑仓储谷以调节米价的方法。

2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徙知密州( ) (2)活者甚众( )

2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违制之坐( )

A.座位 B.原因 C.就任 D.定罪

(2)未尝以岁课乞迁( )

A.征收赋税 B.考核 C.讲习、学习 D.致力于、从事

2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

30.根据(1)(2)两句划线的句子,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苏轼的人物形象的。

(2023·上海普陀·高一曹杨二中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①。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

[注]行所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3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同诣九公主第( ) (2)信哉( )

3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岁知属辞(劝请) 金就砺则利(归于)

B.工草隶(精巧) 圣人无常师(普通的)

C.擢右拾遗(提拔) 纵一苇之所如(往)

D.笃志奉佛(深、厚) 半山居雾若带然(经过)

33.下列句中全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闲音律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③或师焉,或不焉

④当代谬词客 ⑤苍山负雪 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⑦须臾成五采 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⑨君子生非异也

A.②③⑦ B.①⑥⑦ C.①⑤⑧ D.④⑥⑨

34.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A.岐王重之 明烛天南

B.诗闻行在所 则耻师焉

C.蔬食素衣顺流而东也

D.小学而大遗 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

35.下列句子文言特殊句式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所擒 固一世之雄也

B.贼宴凝碧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蚓无爪牙之利 余始循以入

D.句读之不知 而今安在哉

3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B.非学而能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对曲果然 ���使之然也

3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

38.这篇文章从__两个方面介绍了王维的生平。

(2023·上海长宁·高一上海市延安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廷评行状①

苏轼

①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②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③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④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③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⑤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④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注]①苏廷评:苏序,苏轼之祖父。行状:古文体名,一般叙述一个人的生平轶事。②输发府藏:袒露胸襟。府藏:通“腑脏”。③皇考:古称曾祖父。④施施:形容语调平缓。⑤轼之先人:指苏轼的父亲苏洵。

39.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1)旋复有余( )

(2)无复生意( )

40.下列对于加点字的解释,最合适的一项是( )

日操兵乘城( )

A.趁着 B.驾驭 C.冒着 D.登上

41.下列对于加点字的解释,最合适的一项是( )

日益至千余人( )

A.增加 B.更加 C.漫出 D.扩大

42.翻译

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43.给第③段画线句划分两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B.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C.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D.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44.从全文看,苏序的“精识远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上海徐汇·高一位育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4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安石好学而泥古___ (2)竟以安石参知政事___

46.下列“而”的用法与解释,与“安石好学而泥古”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C.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

D.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

4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安石的形象特点。

(2023·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②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49.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李信打败并驱逐了燕太子丹。

B.李信率军攻楚,一开始很顺利,但最终大败而归。

C.秦国是先灭赵国后灭楚国。

D.相对于李信,王翦对灭楚之战的估计很保守。

50.送行时,秦始皇听了王翦的要求后“大笑”,是因为( )

A.王翦作为大将军却如此贪财。

B.王翦坦诚地承认了自己贪财。

C.王翦坦率地对秦始皇有功不封表达微词。

D.王翦手握重兵但不打算造反。

51.用以下词语形容王翦,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得陇望蜀 B.老谋深算 C.刚正耿直 D.恃宠而骄

52.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李信大败,秦始皇不得不亲自去请王翦出山。

B.王翦后来问秦始皇要了五倍于前的田产。

C.王翦在灭楚之战动用了秦国几乎全部的军队。

D.王翦表现得太过贪婪,连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2023·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登泰山记

【清】姚鼐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④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⑤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⑥桐城姚鼐记。

文本二: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鼐清约寡欲,接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欢。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以诲迪后进为务。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加四品衔。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所著有《九经说》十七卷,《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三传补注》三卷,《法帖题跋》二卷,《笔记》四卷。子景衡,举人,知县。有隽才,鼐故工书,景衡学其笔法,能乱真。

(选自《清史稿·姚鼐传》,有删改)

5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皆砌石为磴蹬:石阶。 B.世皆谓之天门云云:云气。

C.极天云一线异色 极天:天边。 D.多松,生石罅石罅:石缝。

5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

B.崖限当道者/客有吹洞箫者

C.古谓之天门溪水/至其浅深之际

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

5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B.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C.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D.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

5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山之北和水之南皆为阳。“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的北面。

B.行宫,指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古文,文中指与骈文相对的一种文体,与《师说》中“好古文”的“古文”意思相同。

D.鹿鸣,即鹿鸣宴,常指科举考试后的一种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鹿鸣》而得名。

5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完成后,姚鼐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他回到故里,不肯再出来做官。

B.姚鼐认为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会考虑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方法能否对大众有益。

C.姚鼐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他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名声和欧阳修、曾巩的名声接近。

D.姚鼐著作很多,有《九经说》《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三传补注》《法帖题跋》《笔记》等。

参考答案:

1. 周济 感激 2.(1)C (2)C 3.黄庭坚去世之后,蒋彦回为他买了棺木收殓,又出二十万钱准备好船只,送黄庭坚的灵柩回他的故乡。 4.既无遇于有司/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 5.反衬蒋彦回不惧党禁,不惧权贵,真心对待朋友的品性。 6.感谢蒋彦回对家人的帮助与照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周:周济。句意:周济他们困顿的生活。

(2)德:感激。句意:因为深深地感激他。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C.穷:不得志,不显贵。句意: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故选C。

(2)C.素:旧交。句意:他们平生没有旧交。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卒”,去世;“敛”,收殓;“具”,准备;“归”归葬。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于有司”是“遇”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弃而归”是谓语部分,主语为省略的“蒋彦回”,句子结构完整,“弃而归”后断开;“数千卷”是“书”的后置定语,二者共同作“市”的宾语,宾语“书数千卷”后断开。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是时,党禁密甚,士大夫有顾望心。先是,郡守丁注有山谷次其韵之诗。丁见之惧,易其本韵二三以异焉”“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弃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可知,当时黄庭坚因元祐党禁案被贬宜州,士大夫都有观望畏忌之心。郡守丁注曾经写过《玉芝园》诗,黄庭坚的诗就是依次用丁注之诗的韵脚来写的。丁太守见到黄庭坚的和诗之后很害怕,就把自己原诗韵脚改变了几个来表示与黄诗不同。只有蒋彦回(毫无顾忌)每天与黄庭坚交往游玩,收藏了他二百多幅诗文字画。以郡守丁注反衬蒋彦回不惧党禁,不惧权贵,真心对待朋友的品性。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原文“浩率月致二书以谢,盖深德之”可知,感谢蒋彦回对家人的帮助与照顾。

参考译文:

蒋彦回传

[南宋]杨万里

①蒋彦回,是零陵人。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进入太学学习,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并且建造了一座楼阁来收藏这些书籍。他又修建了一座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花草树木,修葺亭台楼榭,来供自己在园中自在地读书。过不多久,花园里出产玉芝,于是就用“玉芝”来命名这座花园。

②不久,黄庭坚被贬宜州。那时候,党禁非常严密,当时的士大夫都有观望畏忌之心。这之前,永州郡守丁注曾经写过《玉芝园》诗,黄庭坚的诗就是依次用丁注之诗的韵脚来写的。丁太守见到黄庭坚的和诗之后很害怕,就把自己原诗韵脚改变了几个来表示与黄诗不同。只有蒋彦回(毫无顾忌)每天与黄庭坚交往游玩,收藏了他二百多幅诗文字画。黄庭坚也非常高兴给蒋彦回写字作画,当时是崇宁三年三月。第二年九月,黄庭坚病危,蒋彦回听说这件事,连忙赶去见他。到了之后,黄庭坚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的身后之事,如果不托付给彦回你的话,那有托付给谁呢?”于是黄庭坚把自己写的书都拿出来给他看,说:“只要你想要的,你都拿走。”蒋彦回竟然没有占有哪怕一张纸的东西。黄庭坚去世之后,蒋彦回为他买了棺木收殓,又出二十万钱准备好船只,送黄庭坚的灵柩回他的故乡。

③又一位元祐党人邹浩(号道乡先生)谪居永州,蒋彦回又追随他并与之交往,非常高兴。不久,邹道乡又接到被贬昭州的任命,他就把妻子儿女留在永州,在永州太平寺后面租赁了当地百姓的一间屋子让他们居住,自己才前往昭州。蒋彦回切切实实地帮助邹道乡的家人料理家事,与他们一同经历磨难并且周济他们困顿的生活。邹道乡每月写两封信给蒋彦回表示谢意,因为深深地感激他。

④唉!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这是韩愈为长久交往的老朋友说的话呀。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他们平生没有旧交,但他却能思慕向往两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已经是非常贤明的了。况且黄、邹两位先生还长久地处在荒远寂寞的永州被流放埋没,宾客朋友都抛弃他们而去,但是蒋彦回即便是到了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也不改变对二位先生的态度,这是古代仁德贤明之人、同一家族中的血缘之亲以及曾经对他们有恩而且旧交甚厚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啊。

⑤我来到永州,寻访那座所谓的“玉芝园”的花园,却只看见荒凉破败的废墟上长满野草罢了。我就打听蒋彦回的子嗣,他有一个叫蒋观言的儿子还在世。问他蒋彦回的逸闻轶事,说:“我父亲留有若干卷文集,不久大盗孔彦舟屠城,一片纸都没留下。”于是叹息为他作传。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一七》,有删改)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500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9月 11日
下一篇 2023年 9月 1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