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寻觅精巧的诗意美——《白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鹭”、“黛”等生字,掌握“长喙”、“清澄”等词语
2、 正确、流利的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教学重点)
3、 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单元感知,万物皆情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民顺小学的柯洁老师,欢迎大家进入五年级的学习。
1、古诗导入,为“白鹭”出场打下铺垫
通过《绝句》、《渔歌子》两首古诗让学生发现万物皆情语,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引出第一课《白鹭》。
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管是杜甫笔下直飞云天象征春天的白鹭,还是张志和眼中以西塞山为景代表自由的白鹭,它们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笔下的《白鹭》。
2、熟读词语,概括课文大意
选取课文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开阔课文大意。
白鹭、蓑毛、长喙、色素、嵌入、清澄、镜匣、韵律、恩惠。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几个词语简单的将课文中的白鹭描绘出来呢?我们不妨跟着音乐来思考一下吧。
预设: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铁色的长喙、雪白的蓑毛,色素的搭配都很适宜,远远望去,就像是嵌入在一幅清澄的山水画中,那清新的田野就是它独特的镜匣,仔细聆听,风声雨声鸟鸣声,大自然的韵律是如此的动听,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赠予的恩惠。
二、回归本文,走进“诗意”
1、凝练句子,概括大意。
从首尾两段概括白鹭在作者中的形象,强调“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在这两句话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让你印象深刻?老师听到不少同学说“精巧”、“韵”,翻开字典,我们发现,精巧的意思是“精细巧妙”,诗歌怎么可以精细巧妙呢?原来,诗歌的“精巧”是针对语言的,诗歌中的音、韵、意要精细巧妙地对仗、般配,才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美丽,那作者为什么把白鹭称之为“一首精巧的诗”呢?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精巧的诗意美吧!
2、寻找诗意美——走进“白鹭”的外形美
朗读指导,从白鹭外形中感受精巧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段文字,看看白鹭究竟美在哪?
3、寻找诗意美——走进“白鹭”的画面美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6-8段,边读边想,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1)清田钓鱼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通过“钓鱼”和“捉鱼”的对比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看看画面中还有哪些景色。
(2) 清晨望哨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望哨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一种表现,是充满紧张、警惕的,你们觉得课文中的白鹭是在望哨吗?
是啊,如果白鹭真的在望哨的话,那画面就欠缺美感了,那白鹭如果不在望哨,它在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出你的想法吧!
(预设:
这是一只羽毛刚刚丰满的少年白鹭,他在——眺望远处的山峰,幻想山那边的风景;
这是一位慈爱的白鹭母亲,她在——看着远处池塘嬉水的孩子;
这是一位刚刚捕鱼回来的白鹭父亲,他在——巡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守卫家园。)
(3) 黄昏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哇,寂静的天空因为有了白鹭而更具生命的活力,落霞与白鹭齐飞的画面是多么动人美丽啊,试想一下:
夕阳西下,放学回来的孩子看到眼前的白鹭,他们会——
(预设:在田野间追逐着白鹭,与白鹭玩耍)
干完一天农活的父亲,看到白鹭,他会——
(预设:因为眼前美丽的景色忘却一天的疲惫)
烧好晚饭,等着家人回来吃饭的母亲,看到白鹭,她会
(预设:在窗口驻足,静静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不禁想到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清新脱俗、悠然自得的白鹭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快乐,装饰了别人的梦,此时此刻的白鹭一定不知道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风景吧……
三、古今对比,升华情感
通过对比杜牧笔下的白鹭和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让学生感受二者的不同。
三幅美丽的画面中,白鹭这充满诗意的小精灵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引人遐想,杜牧也把这三幅画面写进他的诗中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你们能将诗句和课文对应吗?相信这一定难不倒你们,那你们是更喜欢谁笔下的白鹭呢?课后请和你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画面、抓住关键词,进一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并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借助背景资料,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见“诗”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在他描绘的三幅图:清田钓鱼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中,我们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白鹭独特的美。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再来欣赏这美丽的白鹭。
2.播放白鹭相关视频
二、对比悟情
1.“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从古到今,美丽的白鹭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人郭沫若也为白鹭创作了这一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能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白鹭的美,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郭沫若是怎么写出白鹭的美,当中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
2.(出示说明文《白鹭》)学生默读说明文《白鹭》。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4.学生分享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5.小结。
三、赏文得法
1.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写白鹭来表达自己对白鹭的喜爱、赞美、欣赏之情的呢?课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都在表达着作者对白鹭的情感。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作者对白鹭喜爱、赞美、欣赏的语句。
3.学生分享找到的语句。
4.小结。
5.学生再读5-8自然段。
四、升华理解
1.同学们,前面我们提到,作者除了用“精巧的诗”形容白鹭外,也提到白鹭是“清澄的形象化”,“清澄”这一词,除了贴合同学刚才提到的白鹭外形纯洁外,其实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为什么在白鹭在作者眼里是“清澄”的一种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1)播放郭沫若的介绍视频。
(2)出示《白鹭》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师小结。
3.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里有个字用得特别精妙和恰当——“韵”。你们认为可以换成别的字眼,比如说“刻”或“渗”吗?
4.学生分享,师小结。
五、课后作业
1.出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白鹭儿》。
2.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白鹭的独特美,以及诗人诗中所表达和传递的情感。
教学课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02
版本二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生字,正确书写“嵌、匣”等字,理解“嫌”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梳理课文脉络,体会课文重点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题,激发兴趣
(一)古诗引入,激发兴趣。
(二)借助资料,拉近距离。
二、交流分享预习成果
(一)交流预习情况。
(二)结合文意,理解重点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自读思考,整体感知文意。
(二)分享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理清脉络,发现结构特点。
四、关注文眼,引发思考
(一)聚焦内容,引发质疑。
(二)自主探究,关注核心。
(三)总结特点,引发思考。
五、布置作业,夯实基础
(一)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二)读拼音,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2.能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能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梳理文本脉络。
(二)回顾感知,引出核心问题。
二、主线引领,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品读探究,感受白鹭之美
(一)品读白鹭外形之美。
(二)品读白鹭韵味之美。
四、总结提升,尝试背诵。
五、布置课后练习
(一)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预习《落花生》。
教学课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03
版本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二)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三、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滨海新区大港第三小学的郑晶晶老师。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
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点PPT)“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点PPT)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点PPT)因此郭沫若先生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点PPT)现在,我们就跟随郭老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课文。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天上的街市》《炉中煤》等。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识生字
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篇课文,并学习了书后的生字。(点PPT)相信你一定能准确地读好这些词语。跟着老师一起来读。
白鹭 嫌短 长喙 粉黛 镜匣 嗜好 清澄 嵌
“匣”是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具,(点PPT)有盖儿。
“嵌”的本义是山谷深的样子,现指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点PPT)如“戒指上嵌着钻石”。
2.学写生字
(点PPT)相信聪明的你,一定都能读准这些字词了。在这些字当中,有几个比较难写的生字“嵌”“嫌”“匣”。(点PPT)
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几个生字,力争将它们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点PPT)“嵌”字上部“山”要写得扁小一些,“甘”上面的横要向左探出去,(点PPT)“欠”的捺一定要舒展,注意“甘”中间只有一横。
“嫌”字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点PPT)这样写出来就好看了。
还有一个容易写错的字“匣”字,这个字要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课下,同学们可以练习写一写这课的生字。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点PPT)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鹭的美?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3)第6至8自然段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停顿30秒)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点PPT)课文从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了白鹭的美;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我们可以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点PPT)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至8自然段)从两个方面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第9至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再次表达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6至8自然段作者一共描绘了三幅图,(点PPT)我们可以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清田垂钓图(出课件);清晨望哨图(出课件);黄昏低飞图(出课件)。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这三幅画展现了白鹭不同的美,作者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来展现白鹭的美呢?就让我们继续阅读课文,去细细品味。(点PPT)
请同学快速找一找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语句,用“——”画出来。(点PPT)
1.感悟白鹭的外形美
好了,我们再回到课文。(点PPT)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美。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从“颜色”“身段”两方面写出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点PPT)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白鹭“色素”“身段”恰到好处?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呢?(点PPT)
那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作者就是这样写出了白鹭颜色的美。所以作者评价:(点PPT)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黑一点就太黑了。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句句含情,(点PPT)说明了白鹭颜色恰到好处,白鹭形象之美跃然纸上。
(点PPT):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点PPT)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白鹭身段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点PPT)一增一减的对比巧妙地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点PPT)我们在读这段话的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我们可以这样读:
(范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评价它们的身段的?(点PPT)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点PPT)
朱鹭、苍鹭也觉得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点PPT)
作者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点PPT)突出了白鹭外形的美。
(点PPT)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呢?
作者是想让我们知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2.感悟白鹭不同场景中的美
白鹭不仅仅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点PPT)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第6至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停20秒)
(点PPT)清田垂钓图: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我们仿佛看见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待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点PPT)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渔翁,一个“钓”字,用得极其传神,作者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的迷人景象,和谐自然、韵味十足。(点PPT)水田为镜匣,白鹭是主角,好一幅水墨丹青。
(点PPT)清晨望哨图:站立于小树绝顶的白鹭淡然脱俗,喜欢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一个肯定句后面紧接着加上一个疑问句,更是引人遐想。(点PPT)画面富有诗意,看似不大安稳、却很悠然,更加凸显了白鹭的优雅矜持。
(点PPT)黄昏低飞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更是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向往的(点PPT)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何尝不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点PPT):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同学们,相信你们也一定被这优美的画面深深吸引了。
3.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点PPT)请你小声朗读第9至11自然段,思考:在别人和作者的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点PPT出示第9-11自然段)(停5秒)
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作者却是再次强调“白鹭是一首诗”的独特感受。请同学们再一起跟随老师读读这3个自然段,读出强调、肯定的语气,再次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师范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点PPT)开头句的比喻是由衷的赞叹,结尾的强调更是表达含蓄之美。(点PPT)全文首尾呼应,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白鹭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4.梳理思路,指导背诵。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文章,还要学习积累背诵优美的语段,(点PPT)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回读课文,想象画面,借助结构图,试着背诵一下课文。
(点PPT):同学们,《白鹭》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的描写,突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作业
(点PPT)今天的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请同学们继续背诵课文。
3.预习《落花生》。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