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教学设计

逐字稿

第一课时

1.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见面礼。(ppt展示花卉图)美吗?同学们平时都是去哪里赏花的呢?公园里边走边看,疫情期间用手机看直播,还是翻博主的热门vlog?不过,不管去哪里赏花,要发现美,细心观察可是少不了的。今天,我们来点不一样的,到课文里去赏花,还能学学作者如何去把花儿写具体的。

2.(出示课文截图)请翻到课本第5页,一边默读课文内容一边圈画出作者赏花的地点。

  1. (出示1-3段截图)圈好了吗?我可发现了,地点都集中在课文的前半部分,请听老师朗读1到3自然段,你再核对一下有没有圈全,也请你留心一下生字词和多音字,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4.我们尝试把圈出来的地点填进括号里吧。(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斗室外),和你的是一样的吗?

5.(ppt出示生词)路线都清楚了,生词也都读准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伏案、笨拙、参差、单薄、芭蕉、模糊、恍然、衣襟、潇洒、幽雅、妩媚、缀满枝头,这里有两个多音字要注意:糊hú(糊涂)hù(糊弄)薄báo(薄片)bò(单薄)bó(薄荷)请按下暂停键记录下来,然后把每个词准确的读两遍吧。课文第一句话就说到了丁香格外茂盛,你会用这里的哪个词来形容格外茂盛的丁香呢?

6.(ppt逐句出示文章第一段)也是啊,这个“缀满枝头”不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吗?格外,那就是特别的、不一般的。我们来看看“城里街旁,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两片雪白,那是要多少花聚拢才有这般颜色?一朵两朵可能只是一两个点点,可是都白得眼前一亮了,那花肯定特别多!可有的同学说宅院里的丁香更茂盛而且更具动态美,还真是,看看圈出来的动词,一个“探”、一个“窥”,拟人手法让缀满枝头的丁香仿佛有了娇羞的情态,这星星般的小花外形是多么可爱啊,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7.(ppt出示第2段)走过城里街旁和宅院,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请跟着音乐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你喜欢丁香的哪一点,也说说你喜欢的语句吧。(仿生一)我喜欢丁香的颜色。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出示词典潇洒的意思)将几条注释结合起来,你想到了什么?(仿生一)白的潇洒,给我的感觉很特别,就像一位穿白色燕尾服的落落大方的绅士,又像月光清洗后一尘不染的纯洁少女。(师)你还真会联想啊,那朦胧的意思大家都清楚了,就是模模糊糊、隐约约约的,那月光下的丁香还紫得有几分神秘。(仿生二)比起颜色,我更喜欢丁香的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对比之下更显特别!(师)你真会品!好吧,那我们再来读一遍第2段的颜色和气味之美。

8.(ppt出示第3段)没想到丁香的颜色和气味可以引发你们这么多的联想,所以丁香对作者一定也有不小的影响!你从哪里看出了丁香对作者的影响呢,边读边用波浪线在课本上画一画: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再来把第3段完整的品一品吧(句旁标注关键词:气味香、颜色白、外形美)。作者喜欢丁香,所以它仔细观察它、书写它,用花儿连接起自己文思和梦想。

9.(ppt出示概括)丁香对作者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来探讨。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课的赏花之旅吧。(出示镂空填空题)《丁香结》按(地点)顺序描绘了丁香花的(颜色)、(外形)和(气味),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丁香的茂盛、(美丽)、(幽香)照耀了作者的文思和梦想。课后,请同学们把《丁香结》读三遍,再次体会丁香花的盛放之美和观察之趣。下课!

第二课时

1.(ppt1)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宗璞先生的《丁香结》。初看题目,你们是否也像我一样疑惑,为什么丁香花又称为丁香结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原因吧。

2.(ppt2出示第5段文字)看到这,我们不难发现丁香之所以还叫丁香结,是因为它的外形像盘花扣,古人这一联想可真形象。

2.(ppt2出示第4段两句诗)其实不光是外形像盘花扣所以叫丁香结,古人对丁香还有更多的联想呢。作者在课文里引用了两句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阅读链接里还有几句关于丁香结的诗呢,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出示阅读链接四句诗)光读这几句诗,我就感觉到了一个字,你猜是什么呢?——愁。对啊,原来这丁香花在古人看来真如作者说的是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难怪叫丁香结了。

3.(ppt3出示第4段)作者从上半部分观察走进下半部分的联想,思考得更多,可这引起古人愁绪的丁香却似乎带给了作者不一样的感受。不信?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雨中丁香吧!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你能结合词句说说吗?(仿生一)能。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的线条,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色彩美、形态美,独具韵味。

4.(ppt4出示第六段)说的是这么回事儿,果真丁香和微雨更配。看最后一段,你读出了古人的哀愁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完了,相信你和我一样,发现作者的看法更豁达、积极。作者为何有如此不一样的见解,这和她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简介。

5.(ppt5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作品《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幼承家学,抗战爆发,随父离京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从六十岁到九十岁,在眼睛渐渐失明的状态下,她用三十年的时间以顽强的毅力写下《北归记》。

6.(ppt6出示第六段)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她经历过战事,在眼睛渐渐失明的状态下还坚持写下了《北归记》,老一辈文学家能吃苦,阅历丰富,学养深厚,看待问题自然更透彻超然。就像课文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人生中的问题永远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这样的体会,自然是经历造就的,但通过作者赏花的体悟,我们也可以想到当身处困境,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乐观豁达一些呢?再者,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也许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乐。赏花而得来的智慧,真是叫人受益!现在,就请你带着你自己的体会,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读完了?我们是不是要再次佩服作者的联想能力,你看,从丁香可以联想到盘花扣、古诗,甚至是微雨、绘画、生活体验,丰富的联想也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了。

7.(ppt7出示总结,布置作业)这两个课时,我们随着作者沿途赏花,一边观察一边联想,我们也看到了要写好一种植物,第一要观察有序:按一定顺序观察,如本课根据地点转换描写丁香;抓住特点观察,如观察丁香的颜色、气味、外形。第二是做到结构有形,像《丁香结》一文前半部分按地点变化有序写出了丁香三个方面的特点,后半部分具体写出作者围绕丁香结的特点展开的联想和思考,内容并列又互有承接和联系,读起来条理清晰。第三是文字优美,描写植物,总归是想让人欣赏的,是需要经过锤炼的语言的,适当运用修辞和引用诗文都可以为所写植物增色。最后想说的是,写作并无定法,写总比不写强。总之,有序观察为基础,有形结构为借鉴,优美表达为载体,行文有变为方法。作业:运用联想写一种植物。提示:1.抓住植物的外形及生长特点等有序描写,适当运用修辞提高语言表达艺术。2.可由这一种植物联想到其象征意义,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课件
图片

图片

03
版本三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一、单元解读

《丁香结》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阅读链接”中安排了四句跟丁香结有关的诗句,诗句中皆以“丁香结”比喻解不开的愁怨。丁香有节,芭蕉难解,古代文人惯常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并逐渐成为比较固定的文学意象。诗文对照,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增加语言积累。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到相关内容时要进行联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或者是课文联想的方式引起自己的共鸣,从而联想到更多。

二、文本解读

《丁香结》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3自然段,着力描摹丁香花。其中,第1自然段写城里的开得繁茂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简洁地从花色、花香写城外丁香花的美丽芬芳,第3自然段细写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联系的三棵白丁香。第二部分为第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从古人“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中的丁香花,写到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最后从丁香结寄予的愁思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文章在介绍丁香花的形象时,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突出了它的颜色、香气、形状。对丁香花有写意式的色彩描写:月下的丁香是“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斗室外的白丁香洁白耀目,被作者直接呼作“檐前积雪”,还有“一片莹白”、“参差的绿”与“两扇红窗”交相辉映, 自是好看。除了写意式的色彩描写,也有对花形的工笔白描:“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从局部写到整体,条理分明,文字富有节奏感。从对丁香花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景物的体察精微,描写生动,神形俱得。
写丁香结的部分,巧妙融入联想,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丁香结的内涵。第4自然段段首分别引李商隐和李璟的诗句,从表现愁绪的诗句联想到自己曾目睹的摇曳在多愁细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叹。第5自然段段首写作者对古人“丁香结”这个说法的疑惑,联想到一次春雨中近距离观察到的一柄丁香花蕾,发出了“果然是丁香结”的感叹。最后,由“丁香结”这个意象联想到人生的经历,对“丁香结”有了新的领悟。借物抒情,意蕴深刻。

因此,《丁香结》的教学,要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预习单、学习单,引导学生在读中懂得能从所读到的内容想开去,想象画面,由课文词句、诗句联想的方式引起自己的共鸣,从而联想到更多,读懂作者,读懂作品,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已经初步学会了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在帮助自己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渐渐地开始思索自己是怎样的人,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怎样正视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和空乏的道理这一层面。

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阅读时未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有关人生态度的话题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也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本文时会因不理解“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

关于“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策略是:综合运用联想策略想开去,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联系生活,理解感悟。因此,要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要通过想象还原画面,还要抓住“联想点”充分想开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结合课文内容想开去,结合生活经验想开去,结合创作背景想开去等等,仍需在阅读实践中深入学习。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2.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

3.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2.联系生活经验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感受丁香的形象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大脑运动操

一、聚焦单元目标,由圆形想开去。

二、紧扣“想开去”,鼓励从形状到具体事物,再到情景的联想。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课前游戏,通过圆形的联想,鼓励学生从想象图形,到想到情景,初步打开“想”的空间,为本课的语文要素训练铺垫基础。】

板块二:目标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2.联系生活经验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感受丁香的形象美。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块三:知识点讲解

一、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3分钟

(一)本单元第一课《草原》,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步入了辽阔无边的草原,领略了草原独特的美景和人情。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家宗璞一起欣赏丁香,走进课文《丁香结》。

(二)整理感知 理清脉络

1.抓住课文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2.出示预习单第二题,“二、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批注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想到更多也可以写下来”引导学生由此主线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学习: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1.分享学习批注,引导学生从课文描写丁香花的句子想开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感受情感。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入窗来,香气直透豪端。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如同印象派的画”,印象派的画,指的是什么?

(出示几幅印象派的代表画作)帮助学生理解。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2.适时指导朗读句子,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情感。

3.教师点拨、小结:作者是从颜色、形状、香气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和谐的色彩感受丁香的美,从幽雅芬芳的香气感受到丁香的独特,冰清玉洁,潇洒出尘,这就是丁香的风骨。

【设计意图:1. 完成课后题第一题的学习任务。初读感知,了解大意,借助预习单,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由句子到段落,理清课文脉络。2. 完成课后题第二题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读中懂得能从所读到的内容想开去,想象画面,读懂画意,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老师带领学生准确解读,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

板块四:练习与评价

一、出示练习题。

通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从课文内容想开去,我们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我们尝试用这种方法,阅读作家宗璞的另外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完成以下练习。

1.《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依次描写了花瀑、 花穗 、花朵。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花的颜色、芳香和形态,凸显了花开的茂密、旺盛。

2.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想告诉人们什么?下列感受不恰当的是(C )
A.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作者由花儿焕发出勃勃生机,联想到生命的顽强,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C. 人如果深陷在伤痛与焦虑中,就可以停下脚步不前进。
D.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振作精神,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3.揣摩下列语句,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想象的独特。
A. 拟人 B.比喻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B)
(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A )
(3)每一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B)
二、交流练习答案。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紫藤萝瀑布》,借助练习题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从文章内容想开去,理解文章,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块五:拓展阅读

一、课堂总结。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丁香的美。

2.完成《阳光学业评价》中的阅读练习《总有那一片蛙声》。

3.查阅资料:第7页“阅读链接”诗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是完成《阳光学业评价》中的阅读理解练习。通过练习,加深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几种方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大脑运动操

一、聚焦单元目标,由圆形继续想开去,联想诗句或其他。

二、紧扣“想开去”,鼓励联系生活想到更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聚焦单元目标,由圆继续想开去,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教师的问题也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教学活动。】

板块二:目标导学

关注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块三:知识点讲解

一、回顾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和谐的色彩感受丁香的美,从幽雅芬芳的香气感受到丁香的独特,冰清玉洁,潇洒出尘,这就是丁香的风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部分,感悟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丁香结怎样的情感。

二、联系诗句想开去,理解“丁香结”。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4-6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说明。

2.外形认识“结”(出示丁香结的图片)

古代女子衣服上的盘扣也是小小的,圆圆的,鼓鼓的,和丁香的外形非常相似。扣,有绳结的意思与“结”意义相近。这从形状上解释了丁香结名称的由来。

3.诗句认识“结”

(1)作者还从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些诗句的意思吗?(生录音)

(2)结合课后“阅读链接”,再读另外两首。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通过诗句意思的分享,了解了什么?

(3)教师补充:作者宗璞曾经写道:“中国诗词那不可言喻的美,熏陶了我的创作”所以我们在文章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丁香结意象是哀怨,是忧愁,古人常用丁香结表达一种忧郁的情绪。而在作者的眼里,对丁香又是一种什么情感呢?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生谈感受,感悟作者是很喜爱丁香的,作者对丁香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三、联系生活想开去,感悟丁香结

1.读第6自然段,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思考?

2.结合有关句子: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联系生活实际,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谈感受。

3.学法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从“赏花”到 “悟花”,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阅读时,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理解了丁香结新的内涵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建构类化阅读想开去,感悟丁香结

1.出示“交流平台”,类比《落花生》,引导学生想开去。

2.教师小结: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设计意图:完成课后题第三题的学习任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到相关内容时要进行联想,由课文词句、诗句联想的方式引起自己的共鸣,从而联想到更多,读懂作者,读懂作品,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力。】

板块四:练习与评价

一、完成《紫藤萝瀑布》阅读练习。

1.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在正确选项的后面打上“√”。
作者感情变化:
(1)“我”心中本来充满了焦虑悲痛——“我”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振奋向前——“我”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2)“我”心中本来充满了焦虑悲痛——“我”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振奋向前。(√)
2.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什么?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3.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象征意义?

二、交流练习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交流平台”,让学生借助拓展阅读,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自身经历,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板块五:拓展阅读

1.课堂总结:阅读文章时,我们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2.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周敦颐《爱莲说》和朱自清《荷塘月色》

【设计意图: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究的 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279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7日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7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