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同步练习: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当代生活日新月异,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请在下列新晋热词中任选一项解释它的意思。(  )
A.内卷 B.神兽
C.后浪 D.杠精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偏远山区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是实至名归。
B.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报名参加了学校“垃圾分类小分队”。
C.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美国一意孤行,在各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注定是不会得逞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
4.下列与例句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A.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B.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C.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D.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5.下面是小萌同学在毕业之际给班主任信中的一段话,其中划线词语表达不得体的一处是(  )
再见了,李老师!感谢您三年如一日“孺子牛”“老黄牛”般的悉心(A)赐教,让我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懂事明理的青年。师恩难忘,以后我定会经常(B)光临母校,到您(C)府上看望您,继续聆听您的(D)高见。
A.赐教 B.光临
C.府上 D.高见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轰鸣    谷穗    沉甸甸    呵,总理   
篝火    松涛    心脏    宿营地   
7.文学常识。
当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柯岩,本名   ,   族人。已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等,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等。
柯岩和   是文坛有名的“文坛伉俪”,后者是《回延安》一文的作者,早年和丁毅等合著中国第一部歌剧《   》,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8.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9.【活动:相遇•传承】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   ;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10.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建党伟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立德中学初三•一班准备开展以“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3)请你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示例:召开“学党史 感党恩”主题班会
(4)班级将于本周五下午三点邀请“抗联”战士李爷爷为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你作为班长去邀请李爷爷,将怎样说?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四.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献给周总理的花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先描写后抒情,结合具体句子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简说吟诵
吟诵,是我国先秦时代产生的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此后逐渐成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吟”是将古诗文的语音长短有致地延长,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吟咏”或“吟唱”。“诵”是在口语基础上强化语音张力和节奏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吟”和“诵”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有所结合,从而产生了或偏于“吟”或偏于“诵”的多样化形式。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容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自然就会形成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睛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说: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吟诵恰恰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古人在诗文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就离不开吟诵,并渐渐成为一种创作习惯。古人的读书学习也离不开吟诵,如孔子和墨子都有“诵诗三百”之说。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过去人们把小学生上学堂学习称为“读书”或者“念书”,而不是“看书”。这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学习语言文字也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在这四者当中,前三者都与“声音”有直接关系,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进行“听”“说”“读”,可以调动更多的人体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促进记忆。
吟诵是借助声音来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但它与现代人们所说的朗诵不同。吟诵和朗诵的最大不同在于吟诵更注重四声和对作品形式的研究,这使它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便于学习和把握。汉语四声本就有高低和长短的不同,将四声读准,加上适当的停顿或者延长,就会形成一定的节奏和旋律。与此同时,把握好古诗文的形式特点和内在节律,如古体诗、古文的内容层次与段落结构,近体诗词的格律规定,自然就会形成一首旋律优美的吟诵调。
这些年,我们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吟诵采录工作发现,尽管各地的语言习惯不同,吟诵还是遵循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在字读上,要求发音正确,通语要求尽量纯正,方言也要以该方言的“正音”为准,切不可“倒字”;在节奏上,要求按词、词组的音步、音节停顿或延长,切不可“破句”;同时注意把握诗文内在的神理气韵,从而达到“声音形象”与“文学意趣”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艺术之美。在漫长的历史传承和实践中,各地学人根据自己的方言特点和对古诗文的体会,形成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传统吟诵调。
需要重视的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吟诵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有少数学者如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等,在保留吟诵传统、从事吟诵教育、培育吟诵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古诗文吟诵。吟诵正在重新成为人们认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成为学校进行古典诗文教学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
(1)文章的标题为“简说吟诵”,请说一说作者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好处。
(2)第一自然段中“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画线部分),会显得重复累赘吗?请结合文章分析。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一月的哀思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节选)李瑛
敬爱的周总理,
我无法到医院去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
照着冰冷的泪滴。
等待着,等待着,
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
辗过我们的心;
等待着,等待着,
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
献给你。
啊,汽车,扎起白花,
人们,黑纱缠臂。
广场——如此肃穆,
长街——如此沉寂。
残阳如血呀,
映着天安门前—
低垂的冬云,
半落的红旗……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一生;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赞颂你不朽的业绩;
但此刻,
长街肃穆,万民伫立,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多少人喊着你,
扑向灵车;
多少人跑向你,
献上花束和敬礼;
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
把你唤醒;
多少人想和你攀谈
知心的话题……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历史啊,请记着——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
在中国,在北京,
一辆车,
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
车上——躺着一个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车上——躺着一个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车上——躺着一个
真正的生命,
车上——躺着一个
人民骄傲的儿子。
——一个为八亿人,
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的
伟大的英雄;
——一个为三十亿人,
倾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的
伟大的战士!
敬爱的周总理,
你就这样
从你熟悉的长安街从容走过
像生前,从不愿惊动我们,
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去……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啊,祖国——
茫茫暮霭中,
沉沉烟云里:
多少个家庭的
多少面窗子,
此刻,都一齐打开,
只为要献给你这由衷的敬意。
大寨人,肃立在梯田上,
瞩望你;
大庆人,攀登在井架上,
呼唤你;
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
悼念你。
这就是我们的丧仪啊:
主会场——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
分会场——
五大洲南北东西;
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语。
江水沉凝,青山肃立,
万木俯首,星月不移……
看,这是何等
庄严、肃穆、伟大的
葬礼!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总理,敬爱的周总理,
泪眼,看不清你的遗容,
却只见你胸前
没有绶带,没有勋章,
只有一枚
你长年佩戴的像章,
像你一颗火热的心,
跳动,跳动,
永不停息。
——那是“为人民服务”
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辉映着你心头那
闪光的镰刀和铁锤;
辉映着你身上那
穿过无数次疾风暴雨的红旗;
辉映着你头上那
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照彻五洲,
照彻天宇……
(1)请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
(2)请赏析诗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3)全诗突出地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起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效果,请选择具体的诗句进行说明。
(4)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诗里多次出现“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15.阅读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啊,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想——念——你……
(1)阅读全诗,说说本诗的写作思路。
(2)全诗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说说这些意象的具体内涵。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第一节诗里说“我们想念你”后,为什么还要说“你的人民想念你”?
(5)第八节的“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中的“这里”究竟是哪里?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6)诗人多次重复“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作用是   
A.表现周总理生前没有一刻停息。
B.表明周总理生前常抽空视察祖国的山山水水。
C.加强语气,反映人民想念总理太切,四处寻找总理的足迹。
D.加强了语气的亲切感,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答案:
A.内卷:内卷化,网络流行词,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也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B.神兽:神兽是由抖音的70后用户推出的流行词汇,是那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称,表达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
C.后浪:本意指晚辈(新人),但在流行语使用过程中词意范畴从宽幅走向窄幅,成为特指部分群体(生活品质优越,拥有大家羡慕的诸多自由选择权利的富有家庭中的青年)的汉语俚语。
D.杠精:网络上很多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把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都统称为“杠精”。
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作答。
故选:A。
2.【解答】ACD.使用正确;
B.使用有误,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故选:B。
3.【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在句末添加“的百年之路”;
C.有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因为”;
D.有误。语序不当,可以改为“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协同推进”。
故选:A。
4.【解答】例句中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A.相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B.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解释说明。
C.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补充说明,表达强烈的感情。
D.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补充说明,表达强烈的感情。
故选:A。
5.【解答】ACD.正确。
B.有误,“光临”指宾客到来,这里指我经常回到母校,用词不当。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6.【解答】答案:
hōng suì diān ā
gōu tāo zàng sù
7.【解答】答案:
冯恺 满 贺敬之 白毛女
8.【解答】仔细阅读语段可知,(C)缺主语,应删去“使”。
故选:(C)。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9.【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仿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根据要求中的“红军长征伟大壮举”和“实现中国梦”,确定句中要写的内容。第一空写有关长征的内容,第二空写有关“中国梦”的内容。
并做到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
答案:
示例: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00后”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 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
10.【解答】答案:
(1)示例: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2)示例:同学们,大家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九州大地风雨沧桑,百年华诞尽显辉煌。回望百年历程,我们艰苦卓绝,厉兵秣马;展望未来生活,我们信心满怀,心潮澎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主题活动,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下面我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3)示例:开展“听党课,学党史”的学习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主旋律”红色观影活动;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礼赞百年伟绩”诵读活动。
(4)示例:李爷爷您好!我是立德中学初三•一班的班长,我们班级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召开“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想邀请您为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您可以来参加吗?
11.【解答】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事物。这首诗歌中的“它”就是意象,从写作背景分析,就是指太阳。作者借此是想抒发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感情。
答案:
太阳 光明(未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12.【解答】(1)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根据第①段句式重复可知,第①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系下文可知,以自己见过的各种花的美好,为下文写人民献给周总理的花作铺垫,渲染了一种沉痛、哀伤的氛围。
(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第④段运用了三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从“哀思如海”“眷恋”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表达了人民对总理逝世的极度悲痛之情;最后一句形象生动地描写“白花”,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敬爱和沉痛的哀悼之情。
(3)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需要结合全文理解,“没有生命”因为花是“纸做的花”;联系原文“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可知“最富于生命的花”是因为这些花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深情,它们跳动着八亿人的脉搏,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每一朵花都代表着每一个人。
答案: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自己见过各种花的美好,为下文写人民献给周总理的花作铺垫,渲染了一种沉痛、哀伤的氛围。
(2)三个感叹句抒发了人民对总理无限眷念之情,一个反问句抒发了人民对总理逝世极度悲痛之情;最后一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敬爱和沉痛的哀悼之情。
(3)全国人民献给周总理的花是用纸做的,是没有生命迹象的,但是这些花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深情,它们跳动着八亿人的脉搏,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每一朵花都代表着每一个人,因此“最富有生命”活力。
13.【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文章标题所起的作用。“吟诵”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简说吟诵”概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分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要结合句子内容,从分析词义、体会表达效果等角度着手分析。“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限制、说明了吟诵的方式,“吟”和“诵”是常用的两种吟诵方式,如果把“主要”去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吟诵的方式只有“吟”“诵”这两种,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所以,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结合说明的目的来分析这个语段中所举事例是否重复累赘。从语段内容来看,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古人的读书学习方式离不开吟诵,但是说明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明“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第二个例子是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这两个例子并不重复。
答案:
(1)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揭示说明的内容。
(2)不能去掉,主要表范围,限制说明吟诵的方式很多,“吟”“诵”只是常用的两种,去掉后就说明吟诵的方式只有“吟”“诵”这两种,这不合符实际情况,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
(3)不累赘,因为这两个例子说明的目的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明“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第二个例子是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14.【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此类题通常可用“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作答。由“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等语句可知,本诗写的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和哭送周总理灵车的情景。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喊”“扑”“跑”“献上”“牵动”是首都群众看到周总理灵车经过时的动作,生动细致,流露出人民悲痛的心情和对周总理的不舍,从而表达了对周总理的赞颂之情。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排比能增强语势,对偶使句式齐整。可选择运用排比或对偶的诗句,结合该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诗歌抒发的情感作答。
(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由“残阳”“冬云”“红旗”可知,划线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结合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哭送总理的内容可知,这里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伤的气氛,衬托了人们因周总理去世的悲痛心情和表达了对周总理的缅怀、不舍之情。
(5)本题考查重要诗句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内容上,“缓缓地流”“深冬的风”等语句营造了肃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因周总理去世的悲痛心情和对周总理的缅怀、不舍之情。结构上,相同的内容反复出现,形成前后照应,使诗歌浑然一体。并且该句依次领起了“长街肃穆,万民伫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只为要献给你这由衷的敬意”“你长年佩戴的像章”等内容,使诗歌内容层层深入。
答案:
(1)本诗描述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和哭送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情景。
(2)加点词语是对首都群众看到周总理的灵车经过时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人民悲痛的心情和对周总理的不舍,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赞美之情。
(3)示例一:“大寨人,肃立在梯田上,瞩望你;大庆人,攀登在井架上,呼唤你;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悼念你”运用排比,增强了语势,表现了各行各业的群众因周总理逝世的悲痛和对周总理的悼念、缅怀,从而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赞美之情。
示例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运用对偶,句式齐整,写出作者在长街等待周总理灵车时的状态,表达了此时悲痛的心情。
(4)示例:划线句是自然环境描写,通过“残阳如血”“低垂的冬云”“半落的红旗”等景象,渲染了悲伤的气氛,衬托了人们因周总理去世的悲痛心情和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缅怀、不舍之情。
(5)内容上,该诗句营造了肃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因周总理去世的悲痛心情和对周总理的缅怀、不舍之情;结构上,前后呼应,文气贯通,浑然一体,使诗歌内容层层深入,哀思绵绵。
15.【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构思的赏析。首尾两小节:询问——回答,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怀念之情。第二部分采用呼唤——寻找的形式,表现出周总理的伟大精神,所以本诗的构思是:询问——呼唤寻找——回答。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诗人设置了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这几个形象来写总理的。根据平时对这几种事物的理解可知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山谷”“松涛”“海浪”“广场”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回音”“阵阵”“声声”“回音”烘托出周总理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山谷”“松涛”“海浪”“广场”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表达了一种反复倾诉怀念之情。“我们的”就是“你的”,破折号与反复并用,强调爱戴之情。
(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由“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可知他回到了祖国的心脏﹣﹣中南海。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工作的地方,是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说明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中天地万物发出动人心弦的回音,仿佛成了周总理一生的见证人,使作品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这里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故选:D。
答案:
(1)首先是询问周总理你在哪里,然后时呼唤寻找,最后回答。
(2)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是雄壮的事物,将这些事物人格化,向其发问,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这些事物又可以联系到周总理的许多动人场面,他革命一生、关心农业、关心工业、关心国防、日理万机,大事、小事、外事、内事,事事操劳,他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
(3)拟人以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它们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
(4)强调爱戴之情。
(5)祖国大地,人民心里。
(6)D


微信扫码,在小程序内阅读
搜索标题,找到相应文字,可免费复制
赞(0) 打赏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