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导学,语感思辨——《乡愁》教学片段品析

一、“语感之训练”——感受揣摩,实践分析

新课标开宗明义正本清源:“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洪老早在世纪初就旗帜鲜明的提出:“语文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令人醍醐灌顶,常读常新。           

我们以中文做母语,自小就会讲中文,沉浸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里,天然的具有了一种语感,我们不需要在开口说一句话之前思索我们要怎么说,不需要考量我们的话语是否符合语序语法。这是一种口头上的语感,但是是低层次的,并不完全可靠。而我们要深入细致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种真正高层次的语感力的形成,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认识,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感悟过程。我们学习语文主要不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语感的积淀。

《乡愁》中洪老的四个问题全部围绕着文本用词用语的细节,做移形变换与细节推敲——“换顺序”(交换诗节顺序)、“换词语”(改“浅浅的”为“深深的”)、“换方式”(改委婉为直白)以及最后一个难度进阶的对于单字(“是”)的推敲,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用他过人的语感找到文本中的语感因素很强的、很有辨析意义的地方,带领学生感受、领悟、品味文本语言,渐入佳境,毫无刻意感,借助语言知识,联系平时阅读体验,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遣词造句、章法格式入手去比较分析。

在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洪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借助是否可以“改顺序”一题,畅所欲言,思考的点包括时间顺序(文本中的时间节点)、比喻的事物从小到大、感情层层递进等方面,自然而然地走入文本,分析、比较、推敲、整体感悟就生发在这样的思辨当中,语感积淀下来,让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和规范性,辅之以讲解分析式的点拨,有助于进一步揣摩语言的活动,洞察语言之精髓。如此将语感训练和语言知识传授相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能不提高呢?

另外,在本课的一首一尾处,洪老皆精心设计了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范读、分析诗歌的语调节奏,带领学生用更深刻的感情去朗读。最后以美读结尾,将对于诗歌感情的理解升华。对于这种文质兼美的诗歌,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于诗美的感悟体察,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积累语言,沉淀语感。

二、“巧妙的设问”——循循善诱,启发思辨

洪老在教学中,用了四个主问题巧妙地带动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1)这首诗四个小节之间的顺序能够改变吗?(2)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的”能够改为“深深的”吗?(3)通过改写,把这首诗所表达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好不好?(4)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行不行?分别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同学们思考“换顺序”“换词语”“换方式”以及对于“是”字的推敲。

我们也在此处做一个大胆的改动,是否可以将这四个顺序改为“换方式”、“换词语”“换顺序”“推敲单字”,或者是“推敲单字”“换方式”“换词语”“换顺序”呢?笔者的答案是:不能。

我们来细细推敲洪老精心设计的四个问题。首先是“换顺序”,此问题背后的前提条件是同学必须首先通读诗歌,对于此文本形成一个直观感受与整体风格感知。这本是一种感性的微妙的语言初感,学生与老师都容易忽略。但洪老师巧妙地注意到并且把这种初感放大,由此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初级的语感训练;紧接着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换词语”“换方式”。

让我们再比较一下普通的设问方式与洪老的设问方式: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句用词好不好?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的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两种设问方式高下立判。此时,我们便能感受到洪老设问的巧妙之处,提问要落实到位,浮光掠影地问“好不好”,学生的字词语感开掘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大多数人都只会附和说“好”,而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去思考。而洪老的设问,不只是停留在空洞的“好不好”,而是抛出一个既定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还要学生比较推敲出一个高下,达到更深层次的思维触动、语感辨析,丰富了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问题。此处难度加大,由起初的实词变换改为了虚词变换。“是”与“像”的关系,有那么几分相似,又有可比较推敲之处,朦胧徘徊间却又似是而非,怎么说都有理,明显与前三个问题的难度拉开了差距。设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洪老把握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潜在的语言能力是可以被激发和落实的,如果只是在学生思维的“舒适区”进行设问与讲解训练,不光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聊、无所收获,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会有所提高。

洪老在不断的质疑、问难,抛出一连串的经过精巧设计过的思考题中,也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思维活跃情境,一扫听讲者容易有的松弛心理,全程紧跟老师的思维路径,被“引导”着不断思考,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不停地思考、解决问题,使课堂也处处洋溢着一种思考的幸福感。

三、“点拨式讲解”——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在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既不能满堂讲授灌输,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给自足”,度的把握十分微妙。这里,洪老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在第三问中,洪老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出示自己修改后的诗歌,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探讨。在这样的课堂上,始终有一种亲切、随和、平等、民主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被允许有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猜测,积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求索者。即使在教师的讲解中,也完全没有权威压迫感和不容置疑感,没有灌输,没有直白讲授,有的是引导、启迪。教师的讲解是为学生进一步思考、学习服务的,以“讲”导“学”,绝非代替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洪老和学生们的互动也开启了学生的“愤悱”状态,一个一个摩拳擦掌,准备“战胜”老师,他始终笑眯眯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谁能说服我?”“还没有说服我”“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这样的用语,辅之以点拨,使孩子们的回答由浅显的“没有韵味”到最后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上升到诗歌含蓄婉转的特点。在这种状态之下,教师的点拨式的讲解启发,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这些典范都垂诫我们,教育不可直接生硬讲授,而是要给学生启发、思考,在此基础上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式的讲解,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三个问题过后,最后的问题四明显难度高了一个层级。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依然没有头绪,没有摸到问题解答的“边界”。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此时,洪老进行了“补充性讲解”,巧妙的点拨了这一问题: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在“提示性”“解惑性”讲解之后,学生们的思维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则有可能面对前面未见过的高峰,此时教师若是“生拉硬拽”的让同学们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就可能打击到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此时,教师给予“补充式讲解”,为学生积极跳跃的思维补充一些知识点与技法,再做归纳和总结,把分散的认识集中起来,把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纠正过来,把学生没有认识到的补充出来,将其思考的底色丰富起来,将学生往深处引、往高处领,达到“最近发展区”,不可谓不精妙。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1946.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6月 3日
下一篇 2023年 6月 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