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名著试题及答案(五)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试题(

 

【2022海南省】

根据以下《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任务单,补全表格中相关内容。

语段节选

人物及特点

选自篇目

篇目推荐理由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①(3分)人物: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散文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人物:父亲特点:重视孩子读书,但对孩子严厉,不顾及孩子的心理。

②(1分)《_________》

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寿镜吾(老师或先生)   极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②五猖会③示例:这篇散文写了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热切向往,却因父亲强迫背书而扫兴、无奈和厌烦的感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中心理刻画惟妙惟肖,值得推荐。

 

【2022河南省】

阅读名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

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

【答案】

①示例一: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他协助猪八戒捉拿黄袍怪,仅几个回合就被抓走了;银角大王来捉唐僧,他虽然奋力抵挡,但很快被制服了。

示例二:沙僧不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在流沙河,孙悟空和猪八戒联手都收服不了他,说明他本领高强:取经路上,他经常调解团队内部的矛盾,这种能力是孙悟空和猪八戒比不了的。

示例三:说沙僧才能平平不公平。取经路上,因为分工不同,他主要负责挑行李和陪护师父,相比之下显得才能平平:但他是有高强本领的,在流沙河,孙悟空和猪八戒联手都没能收服他。

②示例一: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在酒楼与人吃酒,听到隔壁有人哭,就心烦气躁发脾气,摔碗碟;在五台山,卖酒汉子怕长老责罚不愿卖给他酒,他就一脚踢倒汉子抢酒吃。

示例二:鲁智深不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为保证金氏父女安全上路,耐心地在客店坐了很久,才去找郑屠算账;在林冲被发配途中,他暗中保护,沉稳冷静,直到林冲在野猪林遇到危险时才冲出来。

示例三:说鲁智深性情急躁太绝对。他有时急躁,一言不合就打人,受到搅扰就摔碗碟;但在帮助金氏父女时,他嫌朋友不爽快,言行看似急躁,实际上是豪爽的表现。(有明确的判断,能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即可。)

 

【2022湖北鄂州】

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晁盖道:“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程遥远,如何得知?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李逵道:“你且说那三件事?”宋江点两个指头,说出这三件事来。

……

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逵道:“这三件事,有甚么依不得!哥哥放心,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当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带了一锭大银,三五个小银子,吃了几杯酒,唱个大喏,别了众人,便下山来,过金沙滩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3、文段中李逵为什么放声大哭?

 

14、从以上选文中,你读出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13.李逵想到自己的老母一个人在家。

14.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朴厚孝亲。

 

【2022湖北恩施】

西游记(节选改编)

吴承恩

①三藏看了,对天礼拜道:“多谢金星,度脱此难。”拜毕,牵了马匹,独自个孤孤凄凄,往前苦进。这岭上,真个是:

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

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鹿。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

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②三藏舍身拼命,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弯,便屎俱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却说他虽有灾迍,却有救应。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三藏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果然是一条好汉。三藏见他渐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那好汉到边前,放下钢叉,用手搀起道:“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这山里的猎户,姓刘名伯钦,人称镇山太保。我才自来,要寻两只山虫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冲撞。”三藏道:“贫僧是大唐驾下钦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适间来到此处,遇著此狼虎蛇虫,四边围绕,不能前进。忽见太保来,众兽皆走,救了贫僧性命,多谢!多谢!”伯钦道:“你休怕,跟我来,到我舍下歇马,明朝我送你上路。”

③正说话时,一只斑斓虎对面撞见,那太保执了钢叉,拽开步,迎将上去,太保与那虎在山坡下果是一场好斗。……斗了有一个时辰,只见那虎爪慢腰松,被太保举叉平胸刺倒。好男子,气不连喘,面不改色。

……

④伯钦早供给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一家儿又恳恳拜央,三藏毕竟分文未受。但道:“是你肯发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爱。”伯钦与母妻无奈,急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远送三藏。三藏欢喜收纳。太保领母命,又唤了两三个家僮,各带捕猎的器械,同上大路,看不尽那山中野景,岭上风光。

⑤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三藏不一时,到了边前。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正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回身,立于路下道:“长老,你自前进,我却告回。”三藏闻言,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伯钦道:“长老不知,前面是鞑靼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故此告回,你自去罢。”三藏心惊,抡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转身前行……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第十三回,有删改)

7. 选文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三藏取经遇挫、依然前行的形象请你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

8. 上文选自第十三回“伯钦留僧”,写三藏孤立无援,依然前行,第十四回写“心猿归正”,三藏收悟空为徒。请你仿照示例,概括取经团队其他几位成员加入的过程。

示例:五行山收孙悟空为徒。

【答案】

7. 峻岭人烟罕至,道路不平,前有猛虎,后有长蛇,环境十分恶劣且险峻,但三藏依然前行,侧面衬托出三藏不畏艰难地前行取经的形象;伯钦及家僮护送三藏一程后,在鞑靼地界前告别三藏,并且和三藏说鞑靼地界有狼虎,三藏听后心惊,但仍然转身前行,伯钦向三藏道出前方有狼虎的部分侧面体现了三藏不畏艰难、依然前行的形象。

8. ①示例: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②示例:流沙河收沙僧为徒。

 

【2022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5-17题。(6分)

【甲】有一天,一群二百人以上的农民,在他家门前聚合,要求这个商人平价卖给他们米-这是在饥荒时代一种对有道德的人的习惯要求。可是这位富人拒绝讨论这件事,他把人们驱走而关上了大门。

彭德怀接着说:“我正从他家门前经过,停止着观看这种示威。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有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打并且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米抢走,是很对的。”

【乙】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吴用听了,暗暗地欢喜道:“正好用计了。”

……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吴用暗地想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

……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这个确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

……吴用道:“你们三位弟兄在这里,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当。目今朝内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即目(目前,现在)起解十万贯金珠宝贝与他丈人庆生辰。今有一个好汉姓刘名唐,特来报知。如今欲要请你们去商议,聚几个好汉,向山凹僻静去处,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因此特教小生只做买鱼,来请你们三个计较,成此一事。不知你们心意如何?”

1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选自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以客观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的景象。

B.《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介绍了彭德怀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革命历程,乐观、爽快、正直的性格特点以及关爱儿童的生活细节,还述说了他与彭德怀关于游击战争的战术和红军怎样生长起来的谈话。

C.【乙】文选自《水浒传》,作品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生动具体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D.【乙】文中的晁保正是指晁盖,他与吴用、刘唐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领导者和策划者,后来他协助宋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

16.【乙】文中,吴用处事的细致缜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7.根据选文并结合整本书内容,说说彭德怀等共产党人发动革命与梁山好汉起义的目的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5.(D )

分析:刘唐不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领导者和策划者,且晁盖没有协助宋江成为首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被拥戴为首领。

16.参考答案:1.通过不露痕迹的闲谈,了解到阮氏兄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意识。2.假说要拦取晁保正得富贵,试探出阮氏兄弟为人仗义的品格。3.投石问路,再三试探后才说出邀请入伙劫取生辰纲的意图。

17.参考答案:彭德怀是为了饥民不挨饿而领导他们抢米(毛、彭等共产党人原本家境富足),以他为代表的的共产党人发动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造福劳苦大众,实现民族复兴;吴用和阮氏三兄弟夺取生辰纲的目的是“图个一世快活”,梁山好汉起义的目的多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享受、躲避权贵迫害。

 

【2022湖北黄石】

某中学开展“《水浒传》师生共读”活动,你是其中参与者,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1、下表是某同学为《水浒传》中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四人制作的卡片,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姓名

外号

经典故事

人物评价

A

鲁智深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嫉恶如仇 粗中有细

B

林冲

豹子头

风雪山神庙

武艺高强 安分守己

C

武松

青面兽

大闹野猪林

神勇侠义 有恩必报

D

李逵

黑旋风

元夜闹东京

侠肝义胆 朴直莽撞

 

22、“师生共读”活动中,老师问——《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冠以“忠义”二字,你觉得合适吗?同学们的回答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好汉们,替天行道,济危扶困,惩治贪官,体现其义;后来被招安,一心报国,破辽国,征方腊,体现其忠。所以冠以“忠义”二字大体上是合适的。

B.我统计了一下,整本书中“忠义”一词有一百多处,几乎贯穿全篇,比如第七十一回也说:“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又并不差。”冠以“忠义”二字,这样看来也是合理的。

C.书中的主人公并非个个都能称为“忠义”之士,比如吴用,他曾劝宋江弃宋从辽,难称为忠;还曾将卢俊义骗上梁山,难称为义。况且,“忠义”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相吻合。所以我认为冠以“忠义”二字似为不要。

D.书中所谓好汉们,或是通过欺诈手段被“逼”上梁山,或是“犯事”之后逃上梁山,他们践踏法律、背叛朝廷,是洪太尉放出的“妖魔”,是高太尉镇压的贼寇。在我看来全都不配称为“忠义”,怎么能叫《忠义水浒传》呢!

23、“师生共读”活动中,老师说——ㅤㅤ鲁达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不料三拳打死镇关西;李逵为救兄弟,江州劫法场却大量伤及无辜;宋江为救石秀等,三打祝家庄却一把火烧掉了村庄……《水浒传》中的侠义之举,令人称快,也发人深思。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侠义”精神?请结合原著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

21、C

22、D

23、示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水浒传》“侠义精神”最基本的含义。石秀遇见杨雄被张保等无赖欺负,赶紧上来相助,将无赖打得东倒西歪。鲁达听说金翠莲被镇关西欺负了,得知是郑屠仗势欺人,便要“去打死了那厮”,等等,正符合《汉语大词典》对“侠义”的解释:“见义勇为,舍己助人”。

 

【2022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平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节选自《昆虫记》)

你班开展《昆虫记》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13. 【我来复述】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

①______→打开工具→②______→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14. 【趣说绰号】林耀东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15. 【探究分享】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

【答案】

13. ①. 察探蜗牛    ②. 击打外膜

14. 示例:

昆虫:螳螂  绰号:刽子手

理由:螳螂是肉食性动物,加上有两把大刀,它甚至敢捕捉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

15. 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这些小昆虫在他笔下有了感情,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西游记》将现实中各种动物的特征融入到神魔仙怪身上,使文章趣味十足,如“猴妖”孙悟空、“猪妖”猪八戒、牛魔王、蜘蛛精、蝎子精等等。

 

【2022湖北荆门】

少年贵学习,古今重方法。选对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书中的“学”书中的“学”

情节呈现

《朝花夕拾》之《五猖会》

“去拿你的书来。”A_____(人物)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捡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B_____(人物)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西游记》之“悟空学艺”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C_____(人物)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1)请写出上面表格空白处的人物。(3分)

 

(2)“我”、香菱、悟空三人学习方法不同,效果各异。请结合你的名著阅读体验,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探究。(4分)

 

【答案】

(1)A.父亲   B.林黛玉  C.菩提祖师(2)示例一:选文中的“我”学习机械重复,缺乏学习热情,对内容不理解,生吞活剥。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我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碰到过此类情况,基本上没有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学习。示例二:选文中香菱的学法是值得称道和学习的。香菱既是勤学的代表,废寝忘食,又是智学的代表,虚心请教,主动改变。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懒惰思想,抓住点滴时间,还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争取走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示例三:选文中悟空的学习心态是不对的。他一有收获就卖弄炫耀,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心态也时有发生。小考中得了高分,得意扬扬,往往会栽跟头。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戒骄戒躁。

 

【2022湖北荆州】

红海对话

“可惜呀。”尼摩艇长接着说道,“我无法带您穿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后天,等我们到了地中海时,您就可以看到塞得港那长长的防波堤了。"

“到地中海!”我惊呼道。

“是的,教授先生,这让您很惊讶吗?"“让我吃惊的是,后天就能到那里了。"

“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艇长,尽管到您的艇上这么久了,本该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了,但我还是颇感惊讶。”

“可是,您到底惊讶些什么呢?"

“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那您就得让鹦鹉螺号高速行驶,那么,其航速快得会让人觉得可怕的!"

“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过好望角了?"

“可是,除非鹦鹉螺号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从苏伊士地峡上面开过去……"

“或者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

“从下面?"

“当然啰。”尼摩艇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

“什么!下面有通道!”

“是呀,是一条我命名为'阿拉伯隧道’的地下通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一直通到佩鲁兹湾。”

“可是,这个地峡全都是流沙呀!”

“在一定的深度确实是流沙,但是,下到五十米深处,就是非常坚硬的岩石了。"

“您是纯属偶然地发现这个通道的吗?"我越发地感到惊奇,不免追问道。“既是偶然,又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偶然。"

“艇长,说实在的,我的耳朵一边听您在说,一边却在拒不接受它所听到的事。"

“啊!先生!"‘人有耳,却不听’,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有人在的。这条通道不仅存在,而且我还多次利用过它。如果没有它的话,我今天恐怕是绝不会钻进这个死胡同里来冒险的。”

“我可否冒昧地问一问,您是如何发现这条通道的?"

“先生,”艇长回答道,“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什么秘密的。"我并没去理会艇长的话中有话,只是等着听他说出发现这条通道的秘密来。

“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是一个博物学家的一个简单推理使我得以发现了这条唯有我一个人知晓的通道的。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诸如四望梅川河、蛇鱼、车鱼、配鱼、簇鱼、飞鱼等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海是否是相通的呢?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带着铜环的鱼。因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便得到了证实。我便驾驰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版)

选段围绕教授与艇长的对话展开——

13、对话初,教授的误会很有意思,这个误会是什么?请你简要概述。(2分)

 

14、对话中,艇长的一句话“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出你对艇长“话中有话”的理解。(2分)

 

15、对话末,尼摩艇长讲出了发现通道的过程,你从中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品质?(3分)

 

16、这次对话引人深思,由尼摩艇长联想到杨利伟太空首飞、斯科特南极探险,说说人类冒着巨大危险上天入地的意义。(3分)

 

【答案】

13、教授误以为尼摩艇长会带着他用一两天时间,经过好望角,绕过非洲到达地中海。

14、艇长救下教授三人后,为保住鹦鹉螺号的秘密,决定限制三人的自由,不让他们离开自己身边。(抓住“限制自由”“保住秘密”即可)

15、①善于观察、思维缜密;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③敢于冒险,敢于探索   (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得3分)

16、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拓展视野;探险,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能磨砺我们的心志,锻炼我们品质。(从探寻未知、挑战自我两个角度作答,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得3分)

 

【2022湖北武汉】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王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1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

13. 从上面的节选部分可以概括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2. 孙悟空在龙王的劝说下决定回到师父身边。(或:龙王劝说孙悟空回到师父身边。)

13. 知错能改,任性。(急躁,直率)

 

【2022湖北襄阳】

名著散发着持久魅力,让人常读常新。请根据下列选段,完成阅读任务。(6分)

【读近·知内容】

撷拾经典,轻嗅花香。以下语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段一:“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读进·学方法】

遨游书海,读懂人物。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信集,请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内容,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旁批你的见解。(答出两个要点即可)(2分)

选段二:“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的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旁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深思考】

悦读悦思,启迪人生。上面两个选段都写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对待孩子的初衷都是相同的,请说说这个相同点是什么。(2分)

【答案】

【读近·知内容】朝花夕拾      父亲要我背会书后才能去看会

【读进·学方法】示例:这是一个细心,有爱心,谦虚,爱国,尽职尽责的父亲;(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读出·深思考】示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都对孩子蕴含着深深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