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共读|《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导读课

01

共读的缘起

还得从暑假,我的一段经历说起。七月,我去了一趟杭州,自费参加了张祖庆老师的谷里写作营。

学习结束后的八月,祖庆老师来到了长沙,为长沙写作营的学员,免费加了一次课,这次课,持续了三天,祖庆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儿童读写。

期间,我们用了半天时间,分小组研读了这本《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我们组,在曹永健老师的带领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文本解读,并提出了很多共读设想。

当时,我便想,开学后,一定要带学生共读这本书,要让我们研读的收获,落地为一堂堂具体的课。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是一部国际大奖小说。

小说主人公,罗伯特,从小就遭受了校园欺凌,成年后,当了老师,也经常被学生捉弄,憋了一肚子怨气。

于是,他刚一退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学生名册,精心挑选出三组最调皮捣蛋的“坏小孩儿”,开始实施自己酝酿了整整37年的报复计划……

故事形象打破常规,极具颠覆性,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极具戏剧性。这是一部孩子读起来,会欲罢不能的优秀作品。

新蕾出版社的《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附上了张祖庆老师的文本赏析和共读设计(附阅读单)。

从导读课,到交流课,每一个环节都很有吸引力,既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又能一步步将学生带向书本的深处。

我在做自己的导读课时,在很多地方直接搬运了祖庆老师的设计,同时,融合了暑假我们组讨论出来的想法。用这个方案去导读,课堂的效果还不错。

02

导读现场

环节一:根据封面,预测故事,为初印象打分

课前,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上课铃声响了,课件没有及时打开。

既然如此,那便先从书名聊起吧。

我在黑板上写下——《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随后提问:你从书名可以猜到什么?

他们猜——

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被人欺负了,他去报复对方,前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了。

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被三个人欺负了,他分别报复了那三个人。

总之,故事一定与罗伯特有关,一定与报复行为有关。

那么,罗伯特到底是谁呢?他在报复谁,又是怎样报复的呢?

带着重重疑问,让我们进入这个故事吧。

此时,课件打开了,我调出了封面图。

师:观察封面、封底,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测?

生1:我看到了一个男人,他应该就是罗伯特,他手上拿着一根粉笔,在写字,旁边还有三幅小图。我猜,三幅小图里的三个人,以前欺负过他,他就把他们做的坏事,用粉笔记了下来。

生2:他拿着一根粉笔,我猜他是一个老师。

生3:我感觉,他是一个脾气有些暴躁的老师。

师(追问):你从哪儿感觉到他的暴躁?

生3:他的表情,看上去很愤怒。

生4(指着封底,罗伯特另一只手捏碎了一根红色粉笔):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罗伯特很生气。

此外,同学们基于封面,还提出了其他猜测:

三幅小图中,出现了三个画面,这些画面的内容,应该是他的学生欺负他的情形。

封面上,“三”这个数字被放大了,显得特别明显,应该是为了强调。

在这个猜测之上,大家有了更多发现。

封面上,“三”的元素特别多,比如,捏粉笔的手指,也是“三”的手势;封面上有三幅小图;粉笔也有三根。

“为什么是三呢?”一个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罗伯特为什么要报复三次,为什么不是两次?”

好问题!

我在黑板上写下数字三。

三,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字,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三打祝家庄,三借芭蕉扇,三气周瑜……

“二”,显得单薄,“四”,略显啰嗦,而,三,恰到好处。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面,也是“三”?读完这本书,也许你会有更多思考。

至此,大家通过封面的猜测,达成了一个共识——他是一位老师,他曾被学生欺负过,所以,他要报复学生。

师:目前,我们对罗伯特毫无了解,只是大概见到了他的样子,对他的工作、为人进行了种种猜测。此时,你对他有怎样的印象?如果满分10分,你会给他打几分?

给初登场的罗伯特,打打分吧。

图片

生1:我打2分。因为我觉得作为老师,不应该报复学生。学生就是上课不认真,不写作业而已,老师不能报复学生。

师:看来,你认为罗伯特报复的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学习。

生2:我打3分,我觉得罗伯特太暴躁了。

师:你的分数比前一位同学的高一分,为什么?

生2:毕竟他是老师,我们还是要尊敬老师的。

师:老师的职业身份,为他赢得了一分。

生3:我打4分。他的学生应该是欺负过他,才让他这么生气。

师:你也对他抱有同情。可是,为什么分数也不高呢?

生3:他是老师,老师报复学生,要是被家长知道了……嗯,还是不好。

罗伯特的初次登场,挺失败,大家对他的印象糟糕着的。

师:罗伯特是法国帝乐小学的教师,他在学校工作了37年后,光荣退休。乍一退休,罗伯特便迫不及待地拿出学生名册,开始实施自己酝酿了37年的报复计划。

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都想知道,他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欺负他的,他到底是怎么报复他们的。

每一位同学都按捺不住,想进入故事了。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人物关系图。

环节二:出示人物关系图

图片

读图,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这幅图,大家了解到了以下信息:

报复对象——餐厅老板勒康,美容院老板吉约姐妹,歌星马赛克毛毛。

报复手段——一塌糊涂的晚餐,从天而降的垃圾,原谅。

原谅?

疑问又产生了,为什么第三次会原谅?

可能罗伯特老师是马赛克毛毛的粉丝吧?一生猜。

罗伯特老师在报复她的时候,突然想通了,不打算报复了。另一生猜。

“为什么算了啊?那前两个怎么不算了啊?”其他同学表达出强烈的抗议。

师:罗伯特酝酿了37年的报复计划,怎么到最后选择了原谅呢?故事肯定不简单。要知道,他前两次报复起来,可毫不心软呢。

环节三:走进——罗伯特的第一次报复行动

出示插图,看图猜测

图片

师:猜猜罗伯特是怎么报复的?他为什么报复?

生:一条大狗闯进了餐厅,将餐厅搞得一片狼藉。

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1:可能勒康偷吃过老师的饭。

生2:说不定勒康以前在老师的饭菜里,偷偷放过有毒的东西。

师:成年后的勒康继承了爸爸的餐厅,在一个特别的晚上,美食评论家马莱耶松来品尝美味,以此来决定餐厅的未来。罗伯特老师安排了他的表弟和大狗布鲁来搅局,结果闹得餐厅一片狼藉。这个晚上,被罗伯特称为最迷人的晚上。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迷人”的夜晚的成果:

“老城堡”餐厅因内部整修停止对外营业两周……
四位员工因”心理创伤”而获得休假。

皮埃尔·依夫·勒康先生在事后挨了两针,一针是狂犬病疫苗,还有一针用来预防破伤风。

多米尼克·马莱耶松,美食评论家,足足睡了五天五夜……

大狗布鲁在睡了八个钟头之后也醒了过来,心情特别好。它刚一醒来就直接朝自己的饭盆走过去,因为它又饿了。

大家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

师:罗伯特为什么报复泰勒?我们得回到三十几年前的那个上午。(出示片段,读)

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个”迷人”的上午:

卡特琳·肖斯头上缝了14针,在家休养了整整两个星期。当然,她还得换副眼镜。

布里吉特·拉瓦蒂,下巴脱白,左脸颊充血。

史蒂芬妮小姐,国家教学检查员,被送进了北部医院。她全身上下多处被碎玻璃扎伤……

罗伯特,四年级教师,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糟糕分数。

七条金鱼全部死亡。

师:餐厅的那一晚,对谁来说很迷人?
生:罗伯特。

师:对勒康来说呢?迷人吗?
生:非常糟糕。

师:三十几年前的那个上午,对谁来说是迷人的?
生:勒康。

师:对谁来说很糟糕?
生:哈哈,罗伯特!

师: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啊。(生大笑)

师:如果以罗伯特的第一次报复行动为题材,给书重新设计封面,你有什么吸引人的创意?

大家的创意,大多来自大狗布鲁,以及那顿乱七八糟的晚餐现场。

有一位同学的想法,有些不同,他是这样构想的——

封面的左边,画上勒康,屁股扎两个大大的针头,一个标上“狂犬疫苗”,一个写上“破伤风”,满脸痛苦;

另一边,站着罗伯特,叉着腰,仰头大笑,满是得意之色。

画面对比鲜明,很有喜剧效果。

第一次报复很成功,第二次会如何呢?

环节四:猜测第二次报复行动的内容

出示第二次报复的原因:

1978年6月15日,放学回家后,淘气的吉约姐妹把一个蓝色的塑料脸盆放在土耳其蹲式厕所的上方……

罗伯特老师遭受了”暴雨”的袭击。接着,他脱下来晾晒的衣服也被学生用钩子钩走,更为恼人的是,他没办法拨通家里的电话,连出学校的所有的门都被锁上了。

他只好穿着短裤,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非常狼狈、让他几乎崩溃的夜晚。

读完后,学生都在为罗伯特打抱不平,他们很生气地说,太过分了,太羞辱人了。

师:基于第一次报复的做法,你认为,罗伯特老师会怎么报复吉约姐妹?

生1:当吉约姐妹准备出门逛街的时候,给她们准备一大筐垃圾,她们一推开门,垃圾就从天而降,让她们沾一身。

师:曾经,吉约姐妹让他度过了一个崩溃的夜晚,他筹谋多年,终于等到了报复机会。想想看,他的报复手段应该会——

生(抢着说):会很高级。

师:所以,他会怎么报复?

生2:他会在某个晚上,偷偷把美容院搬空,用铲车,运一大堆垃圾过来,把美容院塞得满满的。等到第二天,顾客们一进去,垃圾搞得全身都是。再也没人去这家美容院了。

师:罗伯特到底会怎样报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做足了准备。

师:你认同罗伯特老师的报复行动吗?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会修正一开始给他打出的分数吗?为什么?

课堂上,学生自动跳过了前两个问题,直接进入了修正分数阶段。

想一想,也对,对分数的修正,就暗含了学生对罗伯特的态度。

我请了上课伊始,为罗伯特分别打出两分、三分、四分的同学,再次为罗伯特打分。

此时,他们给出的分数,与原始分,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他们几乎都给出了八分、九分的高分。

学生欺负罗伯特,欺负得太狠了,罗伯特的报复,情有可原。这是他们普遍的理由。

环节五:自由阅读,下发阅读单

课堂接近尾声,学生对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开始发书了。每位同学坐得笔直,眼睛死死盯着讲台上的这堆书。

拿到书的同学关注到了封面上,国际大奖这几个字。

我接过话头:是啊,林格伦纪念奖。知道林格伦吗?

他们说,不知道。

“《长袜子皮皮》的作者。”
“哇!”所有同学,发出惊叹。

是的,他们读过这本书,也看过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动画片。他们很喜欢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现在,他们对这本获奖小说,期待值更高了。

现在的期待值是多少分?我问他们。

“一千分。”
“一万分!”

书发下去了,大家安安静静坐着读,下课铃响了,都不见有人动。

自由阅读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一张阅读单。

这张阅读单,与导读设计一样,融合了祖庆老师的阅读单设计,暑假,我们小组讨论结果,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图片

03

我的一点思考

这堂课,我们抓住罗伯特这个形象,从书名,聊到封面、封底,借助人物关系图、插图,部分故事情节,一边读,一边猜,一点点靠近这本书,靠近罗伯特老师。

打分,是一个辅助手段。

初印象打分一次,导读结束后,再打一次。两次打分,打出的是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和评价。

下一次聊书课,我依然会引导学生为罗伯特打分,而这次打分,与前两次不同,它会经历一番深读思考,会有更加具体的文本依据。

期待聊书课的呈现。

注:

整堂课的设计,有不少地方用到了书后附带的教学设计,出自张祖庆老师。

在此,特别感谢祖庆老师;
感谢谷里书院;
感谢刚刚过去的那个夏天。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名著阅读

阅读的感想及《童年》阅读测试题

2023-10-14 17:36:58

名著阅读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曹刿论战》(解析版)

2023-10-15 8: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