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重点文言文篇——《诫子书》(解析版)

考点:文学常识                               

(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诸葛亮字 孔明, 三国是蜀国政治家、军事家。

(2)文题解读: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诸葛,旨在告诫、劝勉的书信。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课后注释

⑴[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⑵[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⑶[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⑷[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⑸[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⑹[明志]明确志向。

⑺[明]明确坚定.

⑻[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⑼[致]达到。

(10)[广]增长。

(11)[淫慢]放纵懈怠。

(12)[淫]放纵。

(13)[慢]懈怠。

(14)[励精]振奋精神。

(15)[励]振奋。

(16)[险躁]轻薄浮躁。

(17)[险]轻薄。

(18)[治性]修养性情。

(19)[治]修养。

(20)[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2)[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25)[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6)[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考点:重点译句

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⑶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⑸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答案】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⑹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考点:课后习题

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学无以广才(         )

【答案】①明确坚定    ②修养    ③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增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①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③年与时驰: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飞速逝去。④非学无以广才: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2.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

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要在平时积累文言词汇,结合具体语境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在由句子意思辨析推断词语的意思。A.介词,随着/介词,给;

B.连词,来,拿来/介词,凭借;C.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

D.连词,就/连词,如果;故选C。

3.下治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D.非学/无以/广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B选项节奏划分不正确。“夫君子之行”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品行”,“夫”为句首语气助词,“君子之行”为偏正结构,“君子”和“之行”之间没有停顿,“静以修身”的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静”为主语,其后面应该停顿,所以节奏划分应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故选B。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注意: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修:修养;身:身心;俭:节俭;养:培养;德:品德。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髙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志当存髙远”的意思是指人应当怀有远大的志向。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即诸葛亮告诫儿子看轻眼前的名利,有明确远大的志向,心无杂念地学习实现远大的目标。

【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虽有佳肴》)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佳肴(即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

B.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

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D.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其真无马也(表反问)

【答案】A

【解析】A.错误,虽有佳肴(虽然);虽我之死(即使)。故选A。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甲文先通过类比引入,层层推论得出“教学相长”的论点。

B.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待。

C.两文都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D.两文都围绕“学”这个中心论题,提出并充分论证各自与“学”相关的中心论点。

【答案】D

【解析】D.错误,甲文集中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乙文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故选D。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示例: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修养),养(培养)”,注意根据句境确定词义。

参考译文:

甲: 君子的行为操守,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

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戒

【答案】父母之 /戒

【解析】谓宾断句,从谓语后面划分开。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意与日去       

③乐人之乐              ④数郡毕至            

【答案】①使……增长 ②离开       ③以……为乐       ④全,都

【解析】“广”、“去”源于《诫子书》重点字词,需要关注“广”使动,“乐”源于《醉翁亭记》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毕”源于《口技》: “群响毕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答案】①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②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③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解析】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① “以”需要译为“来”,注意“修身”与“养德”的翻译。②注意“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③ “常”译为“常常、时常”,“为’译力“替’,“是以’按句式译为“这是……的原因”, “效”译为“效法、效仿”,以上均能在课内文言《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治水必躬亲》重点字词中找到。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解析】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分析即可。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答案】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解析】甲文从“对比论证”的角度;乙文从“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角度分析即可。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D.蒙乃始就学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的,助词/到,动词;B.用,介词/因为;C.两个都是“只”;

D.于是,就/竟然;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成语“孤芳自赏”的“孤”与此义同。

C.经,儒家经典,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D.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B.“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其中“孤”是“单独”的意思;故选B。

3.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佳肴(即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

B.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

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D.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其真无马也(表反问)

【答案】A

【解析】A.错误,虽有佳肴(虽然);虽我之死(即使)。故选A。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始就学    一蹴而就    就事论事    功成名就

B.结友而别    别来无恙    久别重逢    依依惜别

C.无以致远    勤劳致富    闲情逸致    学以致用

D.意与日去    去国怀乡    相去甚远    去粗取精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多义词的辨析。A.从事/成功/根据/完成;B.都是“分别”的意思;

C.达到/达到,实现/情趣/达到,实现;D.逝去/离开/距离/除去,除掉;故选B。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739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1日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1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