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读题,甶题目想开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老舍笔下的一篇散文。(板 书:草原)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 吗?或者你们通过电视、网络认 真了解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子 的?
生 :我 在 电 视 里 见 过 草 原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天特别蓝、草特别绿。
生:我读过关于草原的一些资料,我国的内蒙古有很多大草原,那里生活着很多蒙古族的人。他们特别善于骑马。
生:我跟着爸爸妈妈去过草原。蒙古族人不但善于骑马,还特别好客。
生:我特别喜欢吃蒙古族人做的烤全羊。
生:在草原上,我发现蒙古包挺有意思的。我还在里面住了一晚上,感觉挺舒适的。
师:发现了吧?当我们读到课题《草原》,我们就能借助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想起很多有趣的事。
二、初读课文,由内容想开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完完整整地把课文读一遍,读完后想一想,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容。
师:对的,这就叫概括,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了草原的特点,二是介绍了蒙古族人的特点。请你们结合刚才读的课文,想想草原的特点是什么,蒙古族人的特点又是什么。
生:草原一望无际。草原上走动的羊群,就像是点缀在草原上的白色的大花。
生:草原上的天空总是那么蓝,云朵世总是那么白。草原上行走或停止的马群、牛群,让我感到一种灵性,更是一种诗意。
生: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容,蒙古人的衣着多姿多彩。
生:蒙古族人的饮食很特别,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让人想想就会流口水。
生:蒙古族的小伙子善于摔跤、套马,姑娘们善于跳舞、唱歌。
师:我们通过第一遍读课文,由课文的内容再一次想开去。我们又了解了许多,掌握了许多。
看来,在阅读时,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三、细读课文,由文本想开去
(一)品语言,由草原特点想开去
师:同学们,当读到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真的迷恋上了作者笔下的草原。请你们默读第1自然段,找找作者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色。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每一处景色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生:作者先后写了天空、空气、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师:找到作者写草原的那些景色并不难,关键是读出作者是怎样把每一处景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生:作者是直接写出了某一处景色的特点。
师:请举例。
生: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一句中,我直接读懂了草原的天空更可爱、更明朗,空气更清鲜。
师:嗯。这的确是作者描写草原景色的方法,很直接。但仅仅如此吗?
生:不仅直接写出了景的特点,还写了“我“当时的感受。
师:举例。
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是作者看到了草原那可爱而明朗的天空,呼吸着草原那清新的空气,才有的真实的感受。
师:不仅直接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还写出了作者看到某一种景后的真实感受或心情,这就是作家老舍对草原描写的特别之处。请你们读读下面的句子,继续感受作家老舍的这种巧妙的表达。
(屏幕显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们能分析一下作家老舍的巧妙表达吗?
生:我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明白了这是作者对小丘的直接描写,写出了小丘线条的柔美的特点。
师:请你来读读这第一句。(生读)
生:我从“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中,读懂了这是作者当时内心感受的一种真实描写。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通过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我们再次发现了作者老舍写景的奥秘,先直接写出草原上某一景的特点,再写出作者看到这样的景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再请你们想一想,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
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师:正是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让老舍笔下的《草原》成了经典。第一段中,还有哪些景的描写世是这样的?谁来分析分析?
生:我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便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读到“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是直接描写,读到“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是作者的一种感受。
生:我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读到“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是直接描写,读到“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与感受。
(二)品语言,由“蒙汉情深,想开去
师:就是在这样的草原上,作家老舍与蒙古族人直接相处着。
在分别之际,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谁能说说这个句子的大意?
生: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之间的情谊很深。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彼此交流着、倾诉着,迟迟不舍得分别。
师:请你来读。(生读)
师:很好,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师:是的。在这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主人和客人不舍分别。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想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生默读)
生:我从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师:请你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生(读):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师:仔细看看这些句子,大家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蒙汉情深”?
生:他们是到几十里外来迎接“我们”的。
生:他们是许多人骑着马来迎接“我们”的。
师:是呀。想想我们迎接容人一般是在什么地方?
生:在家门口。
生:在楼道门口。
生:在小区门口。
师:是的。我们迎接客人一般是在这些地方,可蒙古族人是骑着马到几十里外来迎接的。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们迎接客人一般是谁去迎接的?
生:有时是爸爸去接的,有时是我下楼去接的,有时是一家人到小区门口接的。
师:是的。我们迎接容人一般就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去接,可蒙古族人是一大群人骑着马来接的。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蒙汉情深”?
生:见了面后,不停地握手,握住不放。
师:请你读读这些句子。
生(读):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师:你能对比我们平日里跟客人见面后的场景与这种场景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们也握手,但是我们一般都是主人和客人之间握手而巳。
生:我们一般是主人在迎候。
师:是的。可是蒙古族人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十里外的人都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
生:谁见了“我们”,都跟“我们”握手。
生:总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师:这就是蒙古族,一个热情的民族。请继续交流。
生:我从“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中体会到主人招待我们的食物很丰富。
生:我从“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中体会到主人们的热情。
生:我从“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容人们唱民歌〞中体会到草原上姑娘们的热情。
生:我从“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中体会到了草原上小伙子们的热情。
师:正是因为在草原上,无论是主人,还是老翁、小伙子们、姑娘们,都是那样热情地对待客人,所以让“我们”这些客人几乎忘了
自己是客人,主人敬酒,“我们”也敬酒;主人跳舞,“我们”也跳舞;主人唱歌,“我们”也唱歌。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即将分别时,才有了这样的感慨。一起读。
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这分别时的感慨是汉族人紧握着蒙古族人的双手时,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
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这分别时的感慨也是蒙古族人紧握汉族人的双手时,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四、联系实际,由生活想开去
师:生活中,你可能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或是见过人与人惜别时的情景。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分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之情,写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今天是正月十三,在我家过年的小姨就要回北京工作了。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提着各种各样的家乡特产,一直把小姨送到车站。开始时,我们还有说有笑的,我和小姨不停地互道再见,妈妈也再三叮嘱小姨在北京要注意身体。这时客车的车门要关了,小姨隔着车窗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们。我望着消失在眼前的容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小作者和小姨之问的那份情感,那份分别时的不舍。相信,在你们的笔下,一定都记录着
人与人分别时的那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