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思维训练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质疑、比较、判断、推理为路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自主。

2、品析、总结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总结人生启示。

3、深刻感悟《资治通鉴》在心理学、成功学、文学等领域产生的价值。

教学重点:

1、以质疑、比较、判断、推理为路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自主。

2、品析、总结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总结人生启示。

教学难点:

1、以质疑、比较、判断、推理为路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自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议题

师:请大家阅读讲义第一部分“大众点评《资治通鉴》”的内容,提炼、圈点后世对《资治通鉴》情况介绍和赞誉。

(教师展示后世几位名人的评价)

PPT

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胡三省

《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毛泽东

师:我们来聚焦宋末元初胡三省和毛泽东的评价,谁来翻译下胡三省的评价?

明确:学生翻译胡三省的评价。

师过渡:根据评价,如果不读《资治通鉴》就无法和上级相处,也无法进行管理工作,自己“谋身”“做事”也可能事倍功半,那么反过来想,这本书必然会告诉我们很多这些方面的应对“神策”。毛泽东评价:“神采飞扬、传神的很”“充满辨证法”。

那么,我们以《资治通鉴》的名篇《孙权劝学》为解读对象,把这堂课的议题设置为:本文告诉了我们和上级相处、做管理工作、“谋身”“做事”的什么道理?为什么本文的表达被称为“神采飞扬、传神的很”?辩证法体现在哪里?请大家把议题记下来。

二、初读:扫清障碍,落实翻译,整体感知。

(一)课下预习,学生查阅资料,自主疏通字词障碍。

(二)课堂展示,学生讲解字词翻译,教师相机“刁难”,引导学生调整课下预习策略。

三、精读:一用“比较质疑、品析推理、自主判断”,品析文章内容。

(一)求异:学生质疑

师:从这个故事中诞生了一个成语:刮目相看。为师已经把微视频《刮目相看》提前放到群里,大家反复看过了,视频中人物的台词、神态、动作和课文人物的台词、神态、动作等有什么不同?视频和课文,谁处理的更好?为什么?

1、视频中孙权台词:吕将军武艺高强,但是你还是要多读些书才能做好一军的统帅。孙权表情:表情温和、如沐春风。课文中孙权台词: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两者不同。

(引导备忘:启发学生品味关键词,想象孙权说话时的语气,并朗诵。总结人物形象。)

明确:“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句,这句标点是句号。课文传达出一种坚决、严肃、不容置疑且充满期望的语气,孙权的身份是主公,吕蒙是下属。课文更真实,视频不合理。

2、在视频第20秒,吕蒙叹气,表情失落、自卑,然后马上开始学习。课文:蒙辞以军中多务。两者不同。

(引导备忘:抠“辞”是“推辞”的意思,表现出吕蒙一开始并没有认同孙权,不听劝诫,这才有了下面的“劝”。)

明确:课文更好,一个“辞”字,真实、传神地再现了一个大老粗军人面对建议的第一反应。

3、视频没有拍出来孙权“劝学”的过程。课文有“劝”的内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引导备忘:从标点符号、句式的特征角度思考孙权对话时的语气语调,品析孙权的“劝”。教师范读、学生品味相结合。)

明确:与视频题目不同,课文题目是“孙权劝学”,“劝”是重点,所以课文生动传神地写了“劝”的过程,同时,塑造了威严、关系下属、循循善诱的明主孙权形象。

4、视频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个情节,课文中有。

明确:课文安排更好,这里用了侧面描写,突出吕蒙的优秀,也突出孙权“劝”的效果好。

5、视频中鲁肃的神态及说话口气表现为:微笑,口气轻松。课文:“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引导备忘:学生揣摩、品析鲁肃的神态、心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明确:课文处理的更加“神采飞扬”,突出了鲁肃的爱才。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台词,课文中有而视频中没有。

明确:“大兄”“何”“乎”(“乎”,表得到夸赞时洋洋自得、调侃的语气。)以及感叹号突出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敬重鲁肃却又不乏调侃之意,吕蒙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真实具体,所以课文更加高明。

(二)求同:教师质疑

(教师回放视频40-45秒,并对照文章内容“蒙乃始就学”。)

师:视频和课文都只呈现出“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才略如何长进。这样是否合理?是不是需要给男主角吕蒙加点戏呢?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1、不用,题目是“孙权劝学”,自然“劝学”和“劝”的结果最重要。

2、这也是一种“留白艺术”。

……

(三)教师小结,归纳思维路径

1、“艺术留白”和侧面衬托的连用,不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至此,寥寥数语,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识才爱才,吕蒙的学有所成,自然呈现,相映成趣,足显作者文笔了得。

2、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这就是毛泽东写下“神采飞扬,传神得很”的评价的原因。写作中,人物形象要想传神需要运用丰富的人物描写,活灵活现的表现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力求真实。

3、通过比较质疑、品析推理、自主判断的流程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四、悟读:二用“比较质疑、品析推理、自主判断”,感悟经典价值。

(一)深化认识《资治通鉴》在“成功学”“心理学”上的价值。

师: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孙权劝学》告诉了我们和上级相处、做管理工作、“谋身”“做事”的什么道理?

明确: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谋身做事角度: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说话要讲究策略……

与上级相处角度:态度积极、谨慎。

做管理工作角度:恩威并施、关心体恤下属。

……

师:“辩证法”的解释很多,请结合为师提供的一个解释,讲讲你在文章中读到了带有“辩证法”色彩的什么道理?

PPT

辩证法:指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

明确: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比较阅读,深悟《资治通鉴》在文学、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

师:成语“刮目相看”的微视频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节选拍摄的。请大家对比阅读课文和《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并思考两文在内容侧重和写作手法上有何不同。

PPT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 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 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 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 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明确:开放性回答即可,学生发现与创造力是惊人。

课文侧重讲与上级相处、做管理工作、“谋身”“做事”上的道理,《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侧重完整讲述吕蒙进步成长的故事;课文正面、侧面写作手法并用,重细节描写,人物刻画鲜活生动,《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用了对比的手法,人物描写相对普通。

五、课堂总结

师:讲义中说到《资治通鉴》的价值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和其他史书不一样,它的成书以让人变得更好,进化得更强为目的,站位高,所以更有实用性、更深刻。

结合《美的历程》中对宋代美学追求的阐述,我们明白了“细节忠实、诗意追求”(与毛泽东评价同理)也是它千古传颂的原因!这些都是它成为史学殿堂顶级经典的原因。

PPT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宋神宗

在享有极度闲暇和优越条件下,北宋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顶峰。与细节真实并行更值得重视的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宋代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它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宦,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士绅,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

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追求是基本符合这个阶级在“太平盛世”中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的。

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宋朝的美学特点。

(李泽厚《美的历程》)

作者简介

杨晶晶,重庆外国语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重庆中语会会员,“2018重庆最美女教师”,九龙坡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区成绩突出教师。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一等奖获得者并代表重庆说课,全国课堂教学大赛、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多次获得国家级重庆市级论文大赛、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核心期刊、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散文、教学设计十余万字,接受《重庆晨报》《华龙网》等媒体专访,教学事迹、理念在新浪网、凤凰资讯网、华龙网等公开报道。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2020-2-27 17:22:18

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020-2-29 1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