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问题助力破难——我这样上《木兰诗》

准备上《木兰诗》,看得出,学生对待这篇课文不似其他的诗歌和文言文那般排斥。甚至,有点儿喜欢?你看,早读课,他们读得挺起劲,挤眉弄眼的。

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难,所以,我不打算在疏通文意上花费时间,安排同学们同桌互助完成课文的理解,解决基本性的问题。接着是解决同学们有疑问的地方,我抛出一个任务:“把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你质疑的地方,和大家分享。”

于是初步形成了这样三个问题:

同学们的问题

1.在杀声阵阵的战场,木兰女扮男装为何未被识破?

2.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

3.木兰的阿姊阿弟为什么不去从军?

图片

这几个问题看起来并不难,不过寻找答案的过程,其实在突破重难点。同学们享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来分享你的理解和看法。”

问题一:木兰男扮女装为何未被识破?

这是同学们初读时共有的问题,其实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班脑瓜子转得很快的王志烨同学说:“木兰和其他人一样都穿着重重的铠甲,遮住了她的身体特征。”很有道理,不过这不是最关键的。

女扮男装未被识破,只能说明木兰表现得就是个男性。这种表现有表、里两个方面。首先,木兰可能是“表”也男性。我展示了著名田径运动员廖梦雪、童曾欢的照片,实实在在的从外表上分不清性别。但这只是推测,并且即便木兰真有男儿的面容,没有“里子”配合,在一众男人堆中,也难以隐匿自己的身份。

再则,就是木兰“里”也男性。要么生要么死的残酷战争,激发了木兰身上最大的潜能,她无比勇猛、坚毅、聪明,在战场上像勇士般冲锋陷阵,在营地里像男人一样喝酒吃肉,把自己从里到外活成了一个男性。她一心只想尽快结束该死的战争,战绩赫赫超越了众多的同伴,她比男人还男人了。同学们也适时地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二句中理解了木兰的骁勇。

于是同学们也明白了,徒有其“表”,并不能隐藏秘密太久。之所以瞒天过海,主要在于木兰身上呈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若是气概冲天,又有男性面孔的加持,就更如鱼得水,“骗”你没商量。

问题二和问题三可以合在一起思考: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阿姊阿弟为什么不去从军?

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化思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直接就给出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不然学生就难以走进木兰那丰富的内心。

结合这首诗写作的时代大背景来理解人物个体的命运抉择。北魏和柔然的战争很激烈,由于战线长范围大,北魏就大量招兵征兵。没有青壮年男子的家庭,被退而求其次,老翁也要入兵营。战争意味着九死一生,木兰弟弟尚幼小,她决定报答她的父亲,用她的生命来报答。

我想起差不多十年前,我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请几位同学自由发挥,表演战地采访的情景,那个“记者”问到了木兰决定从军后感想。“木兰”是怎么回答的呢?她想得很多。有要远离家乡的痛苦,有不辞而别的酸楚,有要长别爹娘的不舍,有对战争的憎恶,有对未知的恐惧等等。她的犹豫和纠结不是没有,正因为想得多,才有了开头那一段叹息复叹息,有了一个愁肠百结的常女子形象。

如果叹息完就拉倒了,焦虑后就放一边了,木兰不过也就是和阿姊一样,看着“阿爷”颤巍巍走进行军的队伍,哭哭啼啼地一个泯然众人矣的普通女子。“孝”是她从军的出发点,孝之极,促使她诞生了一计。“勇”之极又助她当机立断,使“孝”转化成从军的行动。

纵观中国历史,驰骋战场的女英雄不多。是何等之极“孝”,又是何等之极“勇”,一并附身于木兰这位奇女子。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讨完了,但我们还有一个学习重点没有很好地涉及。文章的详略安排来看,表现木兰英雄气概的征战沙场的内容写得很简略,作者很多的笔墨,是在刻画木兰的女儿情态。我设计了一个这样问题来激发同学们去寻找和思考:

老师的问题

如果调整下角色,花木兰就是一个男性,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显得很违和?

图片

这个问题一瞬间让同学们都很激动兴奋,举手的同学一下就多了。很多细节都被摆出来了:

樊家琦同学说:“如果主角是男的,最后一段就可以删掉了。”这小伙子一向惜字如金,却往往一语中的。我趁机请他为大家说一说最后一段的作用。于是,比喻的修辞,议论的表现手法,都出来了。

陈忆彤同学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几句就显得太妖娆,让人起鸡皮疙瘩。”这感觉就对了,这几句画面感极强,如果拍成电影,必须是近景聚焦、慢动作推进。木兰作为女性所特有的那种细腻、俏皮、爱美之心,展露得特别充分。

罗禾杨同学说:“‘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会变得很牵强,变得不合常理。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建功立业是男子的毕生追求,得到天子这样的恩赐,全都拒绝就很不正常。”“十二转”是得名,“百千强”是得利,名利双收都不入木兰法眼,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是怎样的归乡心切和思亲如渴?

还有同学说:“木兰当户织”可以删掉,因为过去是男耕女织的搭配。

有同学说:唉声叹气也不像要从军的男子该有的状态,所以“惟闻女叹息”也有点奇怪。

更有同学直接跳将出来全盘推翻:如果木兰是男的,他本身就是要征的对象,就不需要替父从军,也就不存在这个故事了。

作小结的时候,我引导大家梳理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的小心思:呈现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女子!庇荫于父母羽翼之下,也是娇怯柔弱的女儿;置身刀光剑影的沙场,便比肩铁骨铮铮的好儿郎!

我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应该说,聚焦意识体现得比较好,无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我提出的问题,百川归流,分析、概括最终都走向“英雄气”“女儿情”两个方面,最终都凸显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戴振业教授关于这首诗的主题的说法我非常认可:这首诗就是在写女儿的报答之心,在体现父女情深。

有意思又有质量的问题,引导着课堂走向生动和深刻。也教学相长,既助力同学们在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又助力作为老师的我们,走向思维的更高处。

唐娟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