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黑龙江龙东】
阅读《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一文,回答问题。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①不久前,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发出号召:“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热爱学习渐成风尚。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要求。
④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习近平总书记曾和青年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
⑤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国情。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⑤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努力担负起时代使命,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
(作者:尹双红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21.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做?
【答案】
18.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或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19.道理论证引用荀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不能。第④段说学习必须求真学问,第5段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分别对应论点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顺序,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21.示例:读了本文我知道了,我们要有真学问,练真本领,勇于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练就扎实本领,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解析】
1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议论文论点的提出常常在文中的四个地方:文章的标题、开头的语段、结尾的语段或归纳各分论点,总结出中心论点。从“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发出号召”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热爱学习渐成风尚的事实,得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结合②段“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③段“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④段“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和⑤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均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可知“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就是中心论点;结合题目“求真学问, 练真本领”,可进一步简化为“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故答案为: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或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19.本题考查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辨识论证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再看是不是举例论证,最后考虑道理论证。根据⑤段画线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是引用荀子的话进行论证,可知是道理论证;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可知,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 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这一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故答案为:道理论证引用荀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本题考查论证的顺序。议论文论证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逻辑顺序,段与段之间往往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解答时分析每一段的内容,看看之间有没有一种逻辑关系,最后再次强调态度。依据“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可知,本段论证了学习必须求真学问;依据“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论证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结合首段中心论点“我们需要求真学问,求真学问”可知,这两段与中心论点中的“求真学问”“求真学问” 是一一对应关系,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写作的基本原则,因此,顺序不能调换。故答案为:不能。第④段说学习必须求真学问,第5段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分别对应论点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顺序,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2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应围绕对中心论点“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即可。故答案为:读了本文我知道了,我们要有真学问,练真本领,勇于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练就扎实本领,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022黑龙江牡丹江 鸡西地区】
阅读下面文章《经营好你的人生》,完成下面小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 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余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19. 从全文来看,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20. 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
21. 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4分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22. 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9. ①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②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0.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21. 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作家二月河和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②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证明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22. 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举例略。(开放性试题,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9.本题考查分论点的提取与概括。
结合第①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可知,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首先从“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进行论述,即“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结合第④段“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可知,作者接着从“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论述“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据此作答。
20.本题考查理解论据作用。
结合第③段“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可知,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的道理。
2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公众号:语文命题研究)
结合第⑤段“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 第⑥段“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可知,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4分的”这一观点后,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人生”比作“一座天平”形象生动论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鲜明、生动,浅显易懂;
结合第⑤段“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余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可知,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4分的”这一观点后,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著名作家二月河和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余德发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加说服力;
结合第⑥段“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可知,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4分的”这一观点后,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鲁迅的名言来论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据此作答。
22.本题考查联系生活说看法。
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远大坚定的理想抱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一往无前的勇气,坚持到底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等都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
比如在800米的赛道上,为追求更好的成绩,成功拿取测试满分,我选择一次又一次地训练,用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坚持,争取跑出比前一次更好的成绩;在单元测试中,我的英语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我立志要达到优秀,为此,我树立坚定的信念,用踏实努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追求更卓越的自我;面对新冠疫情,我们的逆行者们积极乐观,抱着“战胜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定的理想抱负,敢于迎难而上,接受挑战,用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智慧去战胜疫情。
【2022黑龙江牡丹江市】
阅读《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回答下面小题。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朱万曙
①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华文化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将文化自信厚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那么,如何才能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③首先,要知晓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例如,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创作了《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薛时雨的作品因为没有进入课本和课堂而不为人知,薛时雨既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写了不少诗词,有《藤花馆诗删》留存于世,类似薛时雨这样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留存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盘点。事实上,还有很多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④其次,要挖掘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
⑤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2008年,云南发现了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它在情节上与汉语唱本有一定区别,对于研究彝族伦理具有一定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⑥最后,要研究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断性发展,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3.下面两则材料,哪则更适合用作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①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
②史铁生从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他用手中的笔,写出智慧的文字,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24.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活,让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依照示例举出一个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例子。
示例:学习杜甫的《望岳》,我不仅跟随诗人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阔大,还感悟到了唐诗中传递出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答案】
21.示例: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2.示例:举例论证,举薛时雨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要知晓文化”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23.示例:第①则更合适,材料一举甲骨文和简帛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可以证明第④段中“要挖掘文化”的观点,而材料二不能证明。
24.示例一,学习《爱莲说》,我知道了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洁身自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相信我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示例二:学习《三峡》,我知道了《水经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这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解析】
21.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标题,或开头段、结尾段表达观点的句子中。结合文章的分论点或论据、论证方法,提取即可。第①段引出话题“文化自信”;第②段提出问题“如何才能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第③-⑥段分别从知晓文化、挖掘文化、研究文化三个方面提出方法。故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可据此作答。故答案为: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2.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首先指出论证方法,其次分析论证方法,最后分析其作用,目的是为了论证什么。根据原文第③段“例如,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创作了《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薛时雨既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薛时雨的例子,更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首先,要知晓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可据此作答。故答案为:举例论证,举薛时雨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要知晓文化”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23.此题考查论据的补充。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论据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再结合原文分析每处所体现的论点,符合哪个即选择哪个。第①则主要讲的是还有很多尚未被挖掘和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这与原文第④段“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贴合得很紧密,论证要挖掘文化的观点。而第②则主要讲的是史铁生克服困境找出生命的精彩成为后人的榜样,与第④段不符。故应选择第①则。据此作答即可。故答案为:第①则更合适,材料一举甲骨文和简帛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可以证明第④段中“要挖掘文化”的观点,而材料二不能证明。
24.此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示例可知选取初中学习生涯中能够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的作品,再分析作品,阐述其给自己带来的积极意义即可。示例:学习《岳阳楼记》,我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这让我有了心怀家国的担当,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答案为:示例一,学习《爱莲说》,我知道了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洁身自好”,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我相信我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示例二:学习《三峡》,我知道了《水经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这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
(四)(共9分)
阅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②奋斗能请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责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五四运动以未的100多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广大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广大青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为了让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广大青年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
③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深受感动。我国冰雪健儿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感到十分幸运,我要努力为中国冰雪运动添彩,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④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这个伟大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青春梦想、创造人生辉煌的机遇。青年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使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
⑤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有删改)
2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7. 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判断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关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委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
28.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9. 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奋发向上,做有为青年。
【答案】
26. 中心论点是: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27. (1)材料一可以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为脱贫事业做出贡献,能够展现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青春梦想,材料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2)材料二不可以作为论据,卢永根设立基金、捐献遗体,体现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材料不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28. 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开篇并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奋斗能谱写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青春梦想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发出号召:青年人要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砥砺奋进。
29. 示例:由本文内容可知,每个青年人都应当把握自己的青春,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时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让青春散发光芒。
【解析】(公众号:语文命题研究)
26.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文章主体部分,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本文第①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第②③④段落分别从“奋斗能请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三个方面论述,最后第⑤段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可据此作答。
27.此题考查议论文论据的选取。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①要精确,不能篡改、歪曲。②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1)材料一可以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关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展现了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青春梦想,传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且材料能为中心论点服务,能证明论点,
(2)材料二不可以作为论据,卢永根“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体现是他低调俭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与本文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不符,不能证明论点。
2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本文第①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第②③④段落分别从“奋斗能请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第⑤段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可据此作答。
29.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要求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奋发向上,做有为青年。可结合文中第①段“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第②段“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第③段“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第④段“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第⑤段“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等,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论。
示例:我们应该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不怕苦、不畏难,努力展现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2022黑龙江绥化市】
14.(9分)阅读《素以养绚》(有删改),回答问题。
①“素以养绚”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八佾》(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会事后素。”
②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明纸张以前,都是以丝绸作画。素,指的就是没有染色的丝绸。孔子说,彩绣、绘画虽美,前提是必须在白色的绢帛上,才有了之后的绚烂呈现。孔子的话,按现在的解读,就是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其内心是否丰盈。而一个人内在丰富质朴,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美的。
③“素以为绚兮”提倡的其实是美学观念:简洁、质朴的美,才值得拥有。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往往通过一双美丽的眼睛,来认定一个女孩是美的。邻家有个女孩,并不是十分惊艳,但她目光纯净,见人有礼貌,张口前先微笑,每天阳光开朗的样子很受周围人喜爱。大家都说,这样的女孩才是最美的。简洁、质朴的美不仅仅是青春年少的阳光开朗,这种美也是桑榆未晚的温和淡然。去年小区新搬来一位老人,个子矮矮的,其貌不扬,每天除了买买菜就是打打太极拳。当疫情突如其来,有些人感到恐慌无助时,老人却主动请缨当了小区志愿者。很多人劝她,年纪大了,这么危险的工作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她笑笑说:“我是一名医生,现在虽然退休了,但防护常识可没丢,这个时候正好用得上!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那一刻,老人的形象在我心里一下子高大起来。看着老人质朴的笑容,我不由得心生敬意。
④“素以为绚兮”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就是我们要守住本分的底线。这个本分就是素,就是质朴的本质。老子《道德经》中曾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如今每每提及世风日下,其实就是指人失去了初心,以及质朴的生命本质。
⑤“素以为绚分”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开发有我们想象中漫长,在有限的生命里,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关爱;人与人的班满也要适度,彼此保持。假若人与人之间相互欺诈,无限索取,在人生这张白纸上信笔涂鸦,越是繁杂,艳丽,反而失去了美丽和生动。
⑥作家黎戈在文章里写到:“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笔底波调。”我也曾在书中看到一段文字,写得非常有味道。大意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庭院,院子不仅要静溢安和,也要有四时花开。也许在现实中这座庭院不能拥有,那我们就把它建在心灵上,并在里面种上理想、追求、乐观、努力,如同松柏,四李青界,盈盈可喜。让平决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使人生变得有意义,让日子平淡如水,却是上善若水。
⑦素以为绚兮,亦可为素以养绚!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归纳文章的论证思路。
【答案】
(1)“素以为绚(素以为绚兮)不仅是一种美学观念,也是一种人生本分,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一个人只有内心丰盈、纯洁质朴、不忘初心(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才能展现生命的美丽和生动),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话,阐述了“素以为绚就是做人要守住本分的底线”的观点,使论证更有力,更有权威性,进而更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示例:杨绛先生生活质朴,精神独立。不为物质所惑;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一分私产没留,高尚人格为中外钦敬;张桂梅校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大山中的孩子。
(4)首先,引用典籍引出论题“素以为绚”,然后对“素以为绚”进行解释;其次,通过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论证“三个分论点”(或“素以为绚兮”是一种美学观念,“素以为绚兮”是一种人生本分,“素以为绚兮”是一种人生态度);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素以为绚兮,亦可为素以养绚”。
【解答】
(1)本题考查总结文章观点。依据“‘素以为绚兮’提倡的其实是美学观念:简洁、质朴的美,才值得拥有”“‘素以为绚兮’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就是我们要守住本分的底线”“‘素以为绚兮’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素以为绚(素以为绚兮)不仅是一种美学观念,也是一种人生本分,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一个人只有内心丰盈、纯洁质朴、不忘初心(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才能展现生命的美丽和生动),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依据“老子《道德经》中曾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话,阐述了“素以为绚就是做人要守住本分的底线”的观点,使论证更有力,更有权威性,进而更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本题考查补充文章内容。要依据本段的中心观点“‘素以为绚兮’提倡的其实是美学观念:简洁、质朴的美,才值得拥有”,可以是:示例:杨绛先生生活质朴,精神独立。不为物质所惑;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一分私产没留,高尚人格为中外钦敬;张桂梅校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大山中的孩子。
(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论证思路。依据“‘素以养绚’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八佾》(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首先,引用典籍引出论题“素以为绚”,然后对“素以为绚”进行解释;依据“‘素以为绚兮’提倡的其实是美学观念:简洁、质朴的美,才值得拥有”“‘素以为绚兮’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就是我们要守住本分的底线”“‘素以为绚兮’还是一种人生态度”,其次,通过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论证“三个分论点”(或“素以为绚兮”是一种美学观念,“素以为绚兮”是一种人生本分,“素以为绚兮”是一种人生态度);依据“素以为绚兮,亦可为素以养绚!”,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素以为绚兮,亦可为素以养绚”。
【2022黑龙江哈尔滨】
(四)(11分)
阅读《青春永不褪色》,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永不褪色
①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如同生命终将逝去,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认为,世上只有青春是不朽的,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②我之所以说青春不褪色,是因为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他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爱因斯坦年老时,却仍能跟孩子们天真的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0余岁高龄依旧精神的奋斗在手术台上,这样的他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
④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就如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雨,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始终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青春才不会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永远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⑤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余,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你,最终只能古代的岛下席慕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光辉里,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既然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就不该在左岸与右岸中迷失。
⑥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不能只靠热血和激情,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美丽却无法保持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精神才能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
⑦现在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全体国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积极投入生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⑧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能永不褪色,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风华正茂。
(选文有改动)
20. 作者认为青春永不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21.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22. 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应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诗中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
(2)只有多一分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
23. 第④段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20. 因为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21. 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
22. (1)举例论证(2)比喻论证
23. 乐观开朗的心态能阻挡(抵御)苦难(挫折、是非)等对人的伤害,让我们永远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解析】(公众号:语文命题研究)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题时可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文第①段“然而我却认为,世上只有青春是不朽的,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作者提出中心论点:青春永不褪色。
由第②段“之所以……是因为……”可知:“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他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这是作者认为青春永不褪色的原因。
21.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由文中第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可知,作者接下来论述: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的方法。
第④段首句可知: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第⑤段首句可知: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
第⑥段首句可知: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让青春永不褪色。
2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析。解题时可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
(1)文中第④段,列举了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却能乐观豁达地生活的示例,来论证: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让青春永不褪色。这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把青春比作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这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2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题时,结合文章上下文和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第④段“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就如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雨,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指出:人生时常会遇到苦难、挫折,我们应该以乐观开朗的心,勇敢面对。“乐观开朗的心”的“使命”就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挫折,让青春不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永远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022辽宁盘锦市】
12.(15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之美
周建华
①虽说文无定法,但文章是枯燥无味还是引人入胜,是空洞无物还是见解独到,不难分出优劣高下。这背后既有遣词造句、修饰打磨等为文之术的差别,也有格局视野、思维理念等为文之道的不同。所以,我们应学会品悟文章之美。
②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立言立文目的在于明确目标、引领方向、凝聚人心、启发行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章生命力的内核。北大红楼一楼西头的阅览室是青年毛泽东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他经常阅读共产主义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文章的价值和魅力可见一斑。
③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逻辑是思维的内核。文章首先在形式上要符合逻辑,符合人们的一般思维规律。一篇好的文章让人看得清楚,读得明白。如果文章让人感觉思路不清、语焉不详,大多是逻辑出了问题;或者是概念模糊不准确,或者是划分混乱不周延,或者是推理矛盾不科学,或者是论证跳跃不充分,等等。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只是第一步,逻辑之美还体现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此及彼的推演,深刻探究存在于事物当中的规律、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共识,达到一语中的、一鸣惊人的效果。
④文章之美透射伦理之美。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作文如做人,一定要符合公序良俗,在喜怒哀乐、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方面展现鲜明态度。一篇好的文章,即使是应用类的,也会带有一定的感性色彩,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表杨什么、批评什么,立场明确、态度清晰、观点持正。文章的伦理之美,在于让读者清楚地理解哪些是原则底线、哪些是基本要求、哪些是具体标准、哪些是希望号召,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僭越法理人伦,世道人心。
⑤文章之美透射美学之美。美学研究对象是美的形式和意象,具体到文章中,就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字技巧,营造美的意象和境界,给人以耳目一新、酣畅淋漓的美的享受。比如,恰当运用排比,对偶、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让文字灵动起来、使情感丰富起来、富于变化。借鉴美的意象,融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⑥“文以载道”。只有让思想之根深扎实践沃土,充分吸收阳光雨露和大地养分,才能浇灌出美妙动人的文章之花。
(选自《盘锦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虽说文无定法,但文章不难分出优劣,这背后既有为文之术的差别,也有为文之道的不同。
B.一篇好的文章首先在形式要符合逻辑,符合人们的一般思维规律。
C.作文如做人,一篇文章僭越法理人伦、世道人心就不是好文章。
D.美学研究对象是美的形式和意象,有美的意象和境界就是好文章。
(5)请用第⑤段研究美学之美的方法品析下面文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答案】
(1)我们应学会品悟文章之美。
(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我们应学会品悟文章之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可作为第③段的论据,《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契合第③段中的“深刻探究存在于事物当中的规律、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共识”,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
(4)D
(5)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给人以耳目一新、酣畅淋满的美的享受。
【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题目、首段或末段三个位置提出。本文的题目“文章之美”是论题,首段中的“所以,我们应学会品悟文章之美”可提炼出中心论点:我们应学会品悟文章之美。
(2)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第②段列举了青年毛泽东在北大预览室阅读共产主义书籍的实例,这是举例论证。联系本段首句“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可知,列举实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并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我们要学生品悟文章之美。列举实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补充论据。根据材料中的“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结合第③段中的“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此及彼的推演,深刻探究存在于事物当中的规律、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共识”可知,材料中的实例可放在第③段中,证明了本段分论点“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根据第⑤段中的“具体到文章中,就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字技巧,营造美的意象和境界,给人以耳目一新、酣畅淋满的美的享受”可知,本段只是提到了营造美的意象和境界会给人以耳目一新、酣畅淋满的美的享受。并不能说明“有美的意象和境界就是好文章”,本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D。
(5)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第⑤段中的“就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字技巧”可知,应从修辞手法和文字技巧方面来进行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母亲为子女遮挡人生的风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也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荷叶”和“红莲”的意象优美,蕴含的感情丰富。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言语之美。
【2022辽宁抚顺 本溪 辽阳】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5~29题。(15分)
成功属于求进者
①福建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度“山光、水浊、田瘦、人穷”。如今走进长汀,却是草木繁茂,满眼葱茏。多年来,长汀干部群众接续奋斗,描绘了荒山披绿的画卷。这一传奇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求进者。
②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有始终求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③求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今天,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聚焦目标、铆足干劲、永不言弃,才能意气风发走向未来。中国决定发展自主导航的时候,容易开发的轨道资源已被先发国家申报占用,想要后来居上难度很大,但北斗科研工程团队潜心研发,潜心推进,用心攻关,一方面加快发射速度抢占可用轨道,另一方面创新轨道设计,尝试多星共轨,最终组成了一个全球首创的、三种轨道混合的导航星座,实现了中国北斗导航全球的梦想。
④求进,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艰险恰似黎明前的黑暗,只有笃志前行者才能看见万丈霞光。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的传奇组合隋文静、韩聪,挑战冬奥历史上无人做过的“捻转四周”,要让世人瞧瞧,男单女单有四周,双人滑也有四周。他们苦思勤练了年半,终于做到了力量与重量的最高难度平衡,最终以总成绩239.88分刷新世界纪录的表现摘得金牌。谷爱凌在第二轮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跳挑战左转1620的超高难度动作,惊险中逆转夺冠。可见,挑战艰险,抓住契机,方能险中求胜。
⑤求进,还应“致广大而尽精微”。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之成,亦求微末之精。北京冬奥会用于颁奖的花束绒线花,是北京冬奥的首创。中国各地手艺精湛的“织女”们,面对2400支花束绒线花和26000片月桂叶的赶制任务,时间紧迫,又不能错针漏针,那些平凡的“织女”们在不清楚是为奥运而做的情况下,依然用一颗工匠之心,精细的双手,琢玉成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挑战,成功钩织了永不凋谢的荣耀之花。
⑥关山难越,难阻决意跨越之辈;风雨历尽,天酬痴心破难之人。求进者冲破千里冰封,定能迎来万里春风,品尝成功的硕果。
(原文有删改)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简要分析选文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选文①段介绍了福建长汀自然环境的今昔状况,作为事实论据,具体而有力。
B.选文②段针对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现实,论述了“求进”的必要性。
C.选文④⑤段从“个人小事”和“天下大事”两方面展开论述,两段是递进关系。
D.选文⑥段语言精练,寓情于理,表达了对“求进者”的赞美及对他们的美好祝愿。
29.结合选文③段的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求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 成功属于求进者。
27. 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求进,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接着,运用比喻(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在艰险中勇于前行者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然后,分别列举了隋文静、韩聪和谷爱凌挑战极限、险中求胜的事例,证明本段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挑战艰险,抓住契机,方能险中求胜。
28. 道理论证;引用古人的话阐述了天下大事一定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观点:求进,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进而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29. C
30.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我从小体弱多病,便立志增强体质。从此以后不分寒暑,我坚持早起跑步,即使雨雪天气,也用其他方式锻炼身体。历经三年,我终于变得健壮了。
【解析】(公众号:语文命题研究)
1.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作者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标题中的“成功属于求进者”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
2.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某一段的论证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清该段的内容,首先通读语段,勾画关键词,分层。接着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可从论证方法入手,并指出论证了什么。对于表态、看法,观点、结论等之类的文字,在分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选文第④段首先提出“求进,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分论点;接着,“艰险恰似黎明前的黑暗,只有笃志前行者才能看见万丈霞光”运用比喻论证,“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的传奇组合隋文静、韩聪,挑战冬奥历史上无人做过的“捻转四周”,要让世人瞧瞧,男单女单有四周,双人滑也有四周。他们苦思勤练了年半,终于做到了力量与重量的最高难度平衡,最终以总成绩239.88分刷新世界纪录的表现摘得金牌。谷爱凌在第二轮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跳挑战左转1620的超高难度动作,惊险中逆转夺冠”列举隋文静、韩聪和谷爱凌挑战极限、险中求胜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可见,挑战艰险,抓住契机,方能险中求胜”是得出的结论。据此分析,按照答题思路,组织语言、整理答案即可。
3.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第⑤段画线句“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引用古人的名言,是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作用是:引用古人的话“大事之成,亦求微末之精”阐述了天下大事一定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观点:求进,还应“致广大而尽精微”,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成功属于求进者,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选文③④⑤段分别从“求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求进,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求进,还应‘致广大而尽精微’”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是并列关系;“从‘个人小事’和‘天下大事’两方面展开论述,两段是递进关系”理解错误;
故选C。
5.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谈看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本文的观点——成功属于求进者,意思是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有始终求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组织语言解答即可。
示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也会遇到很多的拦路虎,比如我的英语学科就是弱势学科,从小学就不是很好。升入初中以后,我便立志要提高英语成绩。从此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记笔记,下课反复背单词、背语法,不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历经三年,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英语不再是弱势学科。
【2022辽宁铁岭市 葫芦岛市】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4~28题。(15分)
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
吴敏文
①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说:“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看到这话,不禁让人击节赞叹。
②什么是节制呢?《文心雕龙·议对》里有“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之说。宋代沈括在《<孟子>解》中说:“人之情无节则流,故长幼贵贱莫不为之节制。”其实,社会生活中,节欲、节食、节声同属节制,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
③君子当节欲。欲望是人所共有的,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必然后患无穷。明代的海瑞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流芳百世;清朝的和珅聚敛无数,富可敌国,但终至殃祸,留下骂名。
④君子当节食。周恩来总理谦谦如玉,有口皆碑。他一生都崇尚节俭,饮食上更是从不讲究。电影《周恩来》中有一个镜头:总理忙于公务误了吃饭时间,到厨房时,师傅急了:“饭菜都没了,如何是好?”总理毫不在乎:“有一个馒头就行啊。”师傅想赶紧做个汤,这时秘书来催,总理顺手拿出干净的手帕,将吃剩的馒头包好,装入小包之中,疾步而去。周总理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留给观众的是对美德的敬仰。
⑤君子当节声。节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以把事情说清楚为度,为显示水平动辄长篇大论,无异于向听众申请厌恶;二是声音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度,无论是大庭广众之中,还是在自己办公室内,哗啦哗啦声震屋瓦,不仅处事不密,而且显得缺少涵养。
⑥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制,西方经典作家同样崇尚节制。著名法国作家蒙田在《论节制》中说:“用力过猛的射手同射不到靶子的射手一样,都命不中靶子。”这几乎就是中国成语“过犹不及”的法国版。蒙田还说:“要是我们怀着过分热切强烈的欲望将美德拥进怀里,这美德就会在我们的搂抱下变成恶行。”节制的哲学讨人喜欢,适当得体,这方面东西方几近相同。
⑦有节制,说话才有分寸。有时一-句话境界全出,有时一句话教养尽显。保持节制,可以藏拙,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精通娴熟;保持节制,可以藏锋,以免刺伤他人乃至累及自身。有节制,做事才会有余地。大凡做事皆难完满,更难周全,有意留白,才显智慧。
⑧有节制,才会在喜悦时保持平静,避免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思之所得并非必得,有同事的帮衬,家人的付出,朋友的相助,以感恩之心敬谢自然,回报社会。有节制,才会在愤怒时保持克制,在克制中反躬自省。思之若是换位,自己说不定反应会更激烈,说不定正是自己的无理,才导致对方的过激反应。
⑨有节制,才会在遇到顺境时保持平和。思之世事不如意者十八九,如意者十一二,自己本是常人,上苍不会特别垂青;于是面对成功,做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节制,才会在遭遇逆境时保持信心。思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心诚则灵,暴雨之后必有霓虹;于是面对失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⑩节制有为,愿我们言行得体,心静如水,臧否有度,成君子之德。
(选文略有改动)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列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段尾最合适?为什么?(3分)
俗话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又说:做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选文第①段论述节制对人很重要,也表明做到节制非常困难。
B.选文第②段借助著作中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节制的内涵和过程。
C.选文第⑤段从节声包括事情说清、声音适度两方面加以论述。
D.选文⑦⑧⑨段论述节制好处,并与第⑩段内容形成一一对应。
【答案】
24.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2分。
25.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列举海瑞两袖清风流芳百世和和珅贪婪无度留下骂名的事例,并形成鲜明对比,1分,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君子当节欲”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计4分。
26.首先提出本段观点: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制,西方经典作家同样崇尚节制,1分;接着引用法国作家蒙田的话,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本段观点,1分;最后得出结论——节制的哲学讨人喜欢,适当得体,这方面东西方几近相同,1分。计3分。
27.放在第⑦段段尾最合适,1分。该材料说明了做事需留几分给他人,1分,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了“有节制,做事才会有余地”这一观点,1分。计3分。
28.B,3分。
【2022辽宁营口】
(2022·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雅言
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②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④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标准,要求学校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
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⑥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2022.4.24《人民日报》)
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8.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29.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
26.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27.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8.不可以。第③段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是递进关系:并且两段文字的顺序与第⑤段第一句话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
29.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是更高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解析】(公众号:语文命题研究)
26.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通读全文,联系题目、首尾段以及文章内容,可知第1段句末“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就是中心论点。故答案为: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2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理解。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列举了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的故事,属于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故答案为: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8.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顺序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两段各自的内容,看看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阅读③④段可知,第③段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是递进关系。并且两段文字的顺序与第⑤段第一句话”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故答案为:不可以。第③段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是递进关系:并且两段文字的顺序与第⑤段第一句话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
29.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的理解。任细阅读全文可知,文章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接着用“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等内容阐述阅读对干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是更高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重申论点)。故答案为: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是更高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2022内蒙古赤峰市】
(2022·赤峰)阅读《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回答问题。
勇于给自己开药方
向河
①医不自治,意指医生不给自己和家人治病。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迟迟不见效,一日有事外出,托徒弟依方抓药,徒弟发现其中一味药用量偏小,以为老师疏忽,不假思索加到应有剂量,结果淳父服药后效果出奇地好。原来这味药有剧毒,而病人是父亲,淳于意考虑再三,不敢给足剂量。病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诊断时容易掺杂额外顾虑,由此可见,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
②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倘若难为情、爱面子,陷入医不自治的桎梏,不愿对自己下猛药,就难以达到“体检”“治病”的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给自己治病打不得半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药量”下足,方能祛除病毒,强身健体。
③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检讨,就要勇于改正。”多些知错必改的勇气,拿出知错必改的行动,才能真正与错误决裂。
④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早改早止损。错误刚萌芽时,往往造成的危害不大,改正起来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交太多的“学费”。反之,改正得越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缝隙就会沦为大塌方。党员干部“有错误就赶快改”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要求,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小错误及时发现及时改,大错误更应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如果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掩饰错误,推诿过失,终究会让“小病”拖大,“大病”拖至不可救药。
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公利,才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这也正是我们党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自身跨越,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所在。
⑥“往之不谏,来者可追。”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更需以身作则,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主动查找和纠正思想上的偏差,工作中的不足,有缺点就克服,有问题就解决,有错误就纠正,一时一刻也不能懈怠,一丝一毫也不能放过。只有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敢于自我革命,不断“排毒杀菌”,“补钙壮骨”,才能挑起时代重担,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选自《内蒙古日报》,有删改)
26.“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在文中指什么?
27.作者讲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28.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9.作者是怎样论述要“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的?
30.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哪一方面有不足,试着给自己开一剂“药方”。
【答案】
26.勇于自我革命。
27.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28.道理论证,通过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论证了“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的分论点,进一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9.首先,开头通过列举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引出文章中心论点“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其次,通过“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早改早止损”三方面阐述如何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接着,接着第⑤段论述了为什么要“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最后一段论述了广大党员干部“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的好处。
30. 示例:我在学习中最大的烦恼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要在学习中要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持之以恒;学习有主动性,无需家长或老师督促;作息有规律,早起早睡,不打疲劳战;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采用五段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析】
⑴ 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段落内容进行回答。本题要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回答。⑵本题考查文章开头故事的作用。议论文开头作用: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③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④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⑤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⑥引出下文论述⑶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理解。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无论哪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议论文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要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考虑分析。⑷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先分层,然后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其次”“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起合关系的词语作答。⑸本题考查谈认识和看法。根据题干要求,先指出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的哪方面的不足,再提出一些改进的办法或措施。
26.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给自己治病打不得半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可得:“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在文中指勇于自我革命。
27.本题考查文章开头故事的作用。文章开头列举故事一般都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作者讲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引出了“由此可见,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这一中心论点。并且还能够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28.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理解。第③段画线句是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话,这属于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本段首句“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这一分论点,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29.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根据第①段用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以及“由此可见,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可知,首先,开头通过列举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引出文章中心论点“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由第②段“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第③段“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和第④段“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早改早止损”可知,这三段从三方面阐述如何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由第⑤段“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可知,这是在论述为什么要“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由第⑥段“只有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敢于自我革命,不断‘排毒杀菌’,‘补钙壮骨’,才能挑起时代重担,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可知,这是在论述广大党员干部“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的好处。30.本题考查谈认识和看法。解决此题的出发点是学习的烦恼,落脚点是开处方,可结合相关知识点作答。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烦恼和困惑,如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 恒心与毅力等等。像我在学习中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我们学习效果不好,所以找到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所以我要在学习中要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持之以恒;学习有主动性,无需家长或老师督促;作息有规律,早起早睡,不打疲劳战;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采用五段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据此分析概括,意思对即可。示例:我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为此我要明确一个目标,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多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
【2022内蒙古通辽市】
七、议论文阅读。(共12分)
8.(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①“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得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些发自优秀专家人才的肺腑之言,映照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ㅤㅤ②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德行、勇担当,尊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绵延至今。如今,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知识分子不负赤子之心,砥砺前行。
ㅤㅤ③不负“赤子之心”,当有“大我”。“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望。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与奉献,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数知识分子心有“大我”,以铁肩担起道义责任,以智慧推动历史前行。
ㅤㅤ④不负“赤子之心”,当守“大道”。“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待。懂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就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踌躇不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住手脚;坚信“真理是存在的顶峰”,一以贯之地追寻真理、拥抱真理,就能筑牢自信心,为前行增动力。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保持清醒,坚守“大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能为祖国、为人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ㅤㅤ⑤不负“赤子之心”,当求“大是”。“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献计出力”,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许。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曾悉心总结,科学精神就是“求是”。焕发“求是”精神,贡献“求是”智慧,既是知识分子的品格,也是知识分子的优势。今天,从打赢“三大攻坚战”,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需要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求“大是”,积极建真言、献良策,深钻研、出大计,助力中国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ㅤㅤ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世人瞩目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当代知识分子,应该不负“赤子心”,心有“大我”、坚守“大道”、追求“大是”,书写新时代的报国传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你仔细阅读全文,阐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2)请你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与奉献,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请你为第④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读完文章,身为中学生,请你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说一说如何做才能像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展现我们青少年的精气神?
【答案】
(1)首先,文章开头引出爱国的论题和赤心报国的论点;接着,从报国要“有‘大我”“守‘大道”“求‘大是’”三个角度论述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
(2)举例论证。列举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海归”回国,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等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不负‘赤子心’,当有‘大我’”这个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示例:袁隆平甘于寂寞,坚守“大道”,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为祖国、为人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4)示例: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①段从优秀专家人才的肺腑之言,提出本文的论题: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第②段意在论述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知识分子不负赤子之心,砥砺前行。第③﹣﹣⑤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不负“赤子之心”。第⑥段总结全文。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列举了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例,以及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的事例等,这些都是举例论证,真实具体地论证了“不负‘赤子心’,当有‘大我’”这个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事实论据的补充。解答此题要结合第④段的观点“不负‘赤子之心’,当守‘大道’”,以及结合段落中的“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踌躇不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住手脚”“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等内容进行举例即可。
(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如何做才能像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展现我们青少年的精气神?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围绕青年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指明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结合自己的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2022河北省】
三、(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略谈文章的结尾
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这所谓“找”,当然要在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骑瞎马的危险。
②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次啊是最好的结尾。归有光《项脊轩志》的补记既已叙述了他的妻子与项脊轩的因缘,又说了修葺该轩的事,末了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结尾很好。骤然看去,也只是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罢了,但是仔细吟味起来,这里头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对亡妻的追忆,虽则不过一句话,可是含蓄的意义根多,所谓“余味”“余音”就指这样的情形而言。
③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重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坐定下来,得以转过头去温习一番刚才经历的山水一般。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的什么话结尾也用同样的话,如林嗣环的《口技》,开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前后同用“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用设备的简单冷落反村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使人读罢了还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写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虽没有什么不通,然而总觉得这样还不是结束呢。
(选自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有改动)
11. 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①段中“盲人骑瞎马”是指什么。
12. 选文第③段举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3. 选文提出了最好的结尾要有“余味”“余音”。请从下面提供的两篇课文结尾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余味”“余音”。
[甲]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答案】
11. “盲人骑瞎马”的意思是作者没有在计划全篇的时候谋划好结尾,而是写到哪里就在那里结尾。
12. 第③段列举了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是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这一实例,充分有力地证明了“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这一分论点,进而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13. 示例一:我选【甲】。《紫藤萝瀑布》的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作者在欣赏了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花之后,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止境,内心受到了鼓舞,“不觉加快了脚步”照应了开头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并且在感悟了藤萝花的生命力之后“加快脚步”去做什么?让读者品味起来会产生无数的联想,这就是“余味”和“余音”。
示例二:我选【乙】。这样的结尾以一句问句做结,让读者进入思考境地,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未了的效果。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
第①段讲述了“略知文章甘苦的人”的写作经验:为文章“找到合适的结尾”和“找不到合适的结尾”的不同心理,进而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找”结尾对找到合适结尾的作用。本题所考查的“盲人骑瞎马”即在第①段段落的最后,也就是“临时再找”结尾对文章的负面效果。“盲人骑瞎马”本来是一个歇后语:盲人骑瞎马——乱闯乱碰。在文段中的意思就是“如果临时再找(结尾),也不免有乱碰乱撞的危险”。也就是说“没有谋篇布局,文章随意结尾”的意思。据此回答即可。
12.本题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分析。
第③段的分论点是“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接着列举了其中的一种“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什么话结尾也用同样的话”。然后列举了林嗣环的《口技》一篇的开头和结尾及其好处,这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形象地来证明本段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显得很有说服力。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运用。
作答时,任选其一,运用文段中的观点分析具体篇目中的结尾的“余味”“余音”。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我选【甲】。《紫藤萝瀑布》的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作者在欣赏了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花之后,感悟到了生命的关好和无止境,内心受到了鼓舞,“不觉加快了脚步”照应了开头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并且在感悟了藤萝花的生命力之后“加快脚步”去做什么?让读者品味起来会产生无数的联想,这就是“余味”和“余音”。
示例二:我选【乙】。“何陋之有?”这样的结尾以一句问句作结,有什么简陋的呢?这一反问语气强调没有什么简陋的,让读者进入思考境地,去思考品味,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未了的效果。
【2022江苏泰州】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
②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
④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我们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往往还来不及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就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也就是我们每天似乎看了很多东西,但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感悟的重要原因。
⑤同样是观看,同样是经由双眼,但看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络上的短视频,抓住人们的往往不是内容和思想,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价值。人们看到的画面快速切换,思考留白却所剩无几。“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
⑥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怎么看,从大小屏幕里传递出来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被动接受。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却缺少主动的取舍和过滤。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如此才能建立有质地的对话关系。
⑦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为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被各类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却并不感到充实。这更像信息的冲刷,而非咀嚼。
⑧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也就有了自我关照的可能,有了自我提升的途径。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有意识、沉下心的基础上,这种能力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给予的。它只存在于我们专注的灵魂和思想之中,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寻找、探索。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作者:李勤余)
15.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6.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①有人认为,第③段中的“夺走”词,可用“干扰”来替换。你不认同,理由如下:
②第⑧段中的“自我关照”是何含义?
17.结合本文④~⑥段内容,说说在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真正的阅读、学习”。
【答案】
15.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仅8秒?
16.①夺走,意思是用强力拿走。干扰,指打扰,妨碍;使混乱。“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意思是我们的时间被拿走,所以不能用干扰替换。
②自我关照的本义是自己照顾自己,这里指在一件事上集中精力可以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自己,完善自己。
17.专心致志、掩卷长思、自由自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⑵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4)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着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⑶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5.本题考查题目拟定。本文是对专注力的论证,只有专注才能达到真正的阅读、学习,所以从概括论点的角度可以拟定为:真正的阅读、学习;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可以从第①段“《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入手,拟定为: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仅8秒?故答案为: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仅8秒?
16.本题考查字词理解。①“夺走”的本义是用强力拿走。干扰的本义是打扰,妨碍;使混乱。第③段“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意思是这些内容耗费掉了我们的时间,不是只影响我们,所以我们的时间是被拿走了,故而不能用干扰替换。②“自我关照”的本义是自己照顾自己,第⑧段“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也就有了自我关照的可能,有了自我提升的途径”,可知我们因为专注而让自己有了提升,要想提升自己需要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解决掉问题,故而自我关照就是在自己的指导下让自己有进步。故答案为:①夺走,意思是用强力拿走。干扰,指打扰,妨碍;使混乱。“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意思是我们的时间被拿走,所以不能用干扰替换。
②自我关照的本义是自己照顾自己,这里指在一件事上集中精力可以让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自己,完善自己。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依据“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可知真正的阅读、学习就是要专心致志;由第⑤段“‘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可知真正的阅读、学习需要掩卷长思;由第⑥段“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可知真正的阅读、学习需要做到自由自主。故答案为:专心致志、掩卷长思、自由自主
【2022★江西】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唐雪健
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③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目光短浅,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看不到远处的风景。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她说:“我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为了搞好科学研究,她放弃了许多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图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这种放弃为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
④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阶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他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功绩授勋。回顾自身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作为平凡的人,我们敬仰这种大舍得、大境界的人。
⑤能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顺其自然,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名利场中,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自觉用有限的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信念;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无私的忠诚;在人民群众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爱心。
⑥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和多彩。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种豁达的放弃,就是一种人生的自守。
⑦《易经》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宇宙之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得住。放弃是一种自守,就要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对待嘈杂的外界。
⑧错过了花,你将收获果实;错过了太阳,你会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
(有删改)
17.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B.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能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是一种人生智慧。
C. 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保持淡泊、达观心境,专注于精神生活。
D.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18. 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甘祖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领全家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务农。此后,甘将军带领乡亲们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水渠,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B. 近年来,一些网络低俗用语蔓延到学生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写作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某同学为了守护汉语的纯洁,在日常交往和写作中有意识地放弃低俗网络用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同。
C. 钱学森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动用空军狂轰滥炸,中国守军遭受巨大伤亡。钱学森认为现在学铁道机械工程对国家用处不大,铁路刚刚修好,日本飞机一炸就不能用了。为此,钱学森改学航空工程。
D. 某校为落实“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文学社、美术社、器乐社等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
A.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一个简明的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有的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有的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中心;有时,还要注意文中直接表述句,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也可能是文章中心论点。
根据标题“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第①段“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及第⑧段“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可得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本项“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是文章分论点,并非中心论点;
C.根据选文第⑥段“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选项表述“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表述有误;
D.根据选文第③段“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第④段“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等内容可知,选文主要通过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文章论点,属于举例论证,并非对比论证;
故选B。
18.本题考查论据辨析。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根据标题“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第①段“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及第⑧段“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可得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D.“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这一表述很显然与“双减”政策的目的背道而驰,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同学这一“放弃”不是一种“智慧”,因此该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