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教育部审定的九年级下册中的必读名著,因为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学生梳理起来很有困难,现提供典型人物分类如下。
真儒士
王冕
王冕在放牛时,经常把好东西包好,带回家给母亲吃。在山东时,他看到难民,联想到了母亲,于是就立即回家。母亲临终前和他说的不要去做官,他也严格遵守。孝顺善良。
王冕虽出身田家,但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京官危素、知县时仁要见他,他都避而不见。才华横溢,磊落洒脱;不事权贵,淡泊名利。
他听说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预测到这种八股取士制度的种种不良后果,便反对八股科举,到山中隐世。超凡脱俗,见解独到。
杜少卿
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是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制度的嘲讽,也是批判。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的挑战。这其实是对社会钦定的理论标准“朱注”的否定,也是对朱熹这一权威的否定。敢于怀疑权威。
杜少卿认为沈琼枝是“希奇的客”,赞扬的不是她的姿色和才情,而是她蔑视富贵豪华、不畏权势、不肯供人玩弄的反抗精神。从携妻游园,到支持抗婚逃婚,再到反对纳妾,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尊重女性。
庄绍光
当庄绍光应征被召到朝廷时,朝中权臣拉帮结派,他断然拒绝,不愿与小人为伍,坚守操守。他搬到玄武湖,躲到钦赐的世外桃源去,一边饮酒,一边读杜少卿写的《诗说》。
庄绍光是身在草野,独善其身的隐逸贤人。他淡泊名利,清高自傲。
虞博士
四十岁中举前他过着乡村塾师的清苦生活,但他安贫乐道,心态安详。
他进京会试中了进士,别人大多都虚报年龄以求重用,唯有他不在乎自己五十岁的高龄,据实上报,结果天子认为虞博士老迈,就给了他南京国子监博士的闲职。虞博士是一个身在官场,却能兼济天下的真儒。对于贤人,他热心相交;对于举止不良的人,他也能宽容对待。他的本色就是真实平淡。
假名士
娄三公子娄四公子
富家子弟娄氏公子因功名失意,满腹牢骚,回到家乡,自命为少年名士,把那些假名士(杨执中)、假高人(权勿用)、假侠客(张铁臂)尊为上宾,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二娄的心地倒也纯良,也颇有些真名士的习气和风度,待人诚朴、谦虚恭谨,对待杨执中、权勿用,也是真心礼遇,不求酬报,可谓“翩翩浊世之贤公子”。然而,他们“轻信而滥交”,因此,他们的名士姿态,不过是为了邀声盗名、待价而沽。
杜慎卿
杜慎卿初上场,作者极笔墨之能事,用一堆食物来衬托他的不俗,鲥鱼、樱、笋、软香糕,还有雨水煨的毛尖,都是样样带典的雅致物件。杜少卿具有谈吐不凡、雅致风流的名士风度。
鲍廷玺向他借钱,他推说家里有银子,但要备着求功名的,让他跟杜少卿去借。他口中称要做雅士,其实也是十分热衷于科举取世之道。热衷仕途、追名逐利。
他具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是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朋友鼓吹他为了子嗣要纳妾,可是当别人给他介绍女人时,他又骂女人没有好的。然而,在骂女人臭的同时他仍然是纳了妾。
虚伪狡诈,歧视女性。
底层百姓
甘露寺老僧
他尽心照料和慰藉旅居无依的牛布衣。善良仁慈。
卜老爹
他与牛老爹相恤相助。正直仁善。
鲍文卿
(1)他与向鼎忘却地位悬殊的道义之交。
(2)他对落魄的倪霜峰的照顾和对鲍廷玺的收养。
善良正义,热心助人,不贪图不义之财。
▼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
▼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让他悲伤得要寻死。
▼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五十四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前,盛气凌人地辱骂他 ,而他只是唯唯诺诺, 他向胡屠户借盘缠,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
▼范进中举后,与张乡绅称兄道弟。
▼当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当三女儿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还劝慰自己的妻子不须悲伤,说女儿是得了一个“好题目”而死。
▼在全县乡绅为三女儿立贞节牌坊之后的宴席上,他转觉伤心,不肯赴宴,又因不忍看老妻在家悲痛而外出短游。
▼王玉辉在拜访老友时,惊觉老友亡故时恸哭不已。
▼拉拢巴结周进的门生荀玫,教唆他瞒报母亲的丧事。
▼补任南昌太守却故意不交接,待上任太守用自己的钱弥补了官府的赤字之后才上任。上任后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
▼宁王叛变,王惠投降;而宁王兵败,他则逃匿,中途还猎取了上任太守之孙的二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