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鲁迅模块”备课提要

郑朝晖,上海市建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建平中学副校长。出版专著《满眼繁花——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手记》《好教育改变人的气质》。

图片
我们学校的语文教材采用模块化组元,比如鲁迅模块,就包含了《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和《阿Q正传》诸篇,力图让学生通过这个模块对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备课组安排我主备此模块,我就将自己一些所思所想整理一下,略加条贯。备课也者,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求个通达明白,教学内容之中,教学内容之间有什么相互的关联,其中有什么不易发现的婉曲,将它们一一想明白、点清楚,如此而已。备课有三义,一是广义的备课,那就是将课程的意义,学生之发展融入自己的思想与习惯之中,所谓春风风人,便是因为将诸此种种都变成自己的本性的过程,这大概是一辈子的事情。二是中义,就是将所要教授的内容中的种种奥义揭示出来,大家切磋,使之融会贯通,就仿佛西洋画画总要有一个背景,层层叠叠的景物人物,是在这个背景上凸显出来,这是上课必要的准备,具体的教学需要这样一个基础。三是狭义,就是诸位教师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理解、课程的认识,将需要教学的内容加以有序的整理,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也因为备课有此三义,所以好的课里面可以看到一个教师的学养和心性。集体备课,是替代不了个人备课的,但也不能取广义而流于空泛,所以就取中义,彼此提供一点思想的材料,如此而已。“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和大家讨论交流实在是一件感到快乐的事情。
老境渐入,常常会担心咳唾成风,连被人批评的机会也没有,于是就将自己要讲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为敝帚之意。是为记。

 

1

 

本模块集中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和论说文,重点要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思想脉络与精神轨迹。特别要理解,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一直将“改造国民性”作为自己的奋斗的目标。他身上有着天生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从前期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对于青年的期待,到后期服膺马克思主义而对于无产阶级的期待。但始终坚持的是自由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精神基质,也因此不论是在前期还是后期,都让自己陷入到与同一阵营的争斗之中
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努力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向外学习,这完全基于他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透彻的了解与理解,事实上即便在当时也很少有人能够具有他那样的古典文化的修养,也很少有人能够像他那样从本质的高度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弱点。忽略了这个特点而认为鲁迅先生倡导西化,完全是不公允的。

2

《未有天才之前》是鲁迅先生1924年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虽然强调了“民众”对于“天才”的作用,但是其核心其实不在“民众”,而在于“具有某种风气的民众”,其实质是希望中国社会文化有更多积极主动吸收学习外来文化的观念与意识。“整理国故”,是以传统文化来拒绝外来文化;崇尚创作,是以所谓的“自主创作”消解外来文化;恶意批评,则是以虚无的态度对待当前新文化(向外来文化学习从而形成中国的新文化)的实践。
这篇文章是在揭示了种种对待新文化实践的做法和态度背后的实质之后,用归纳推理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文章的展开结构来讲,首先提出自己观点,然后分别针对不同的思潮进行分析,以论证在有天才之前必须先有促使天才成长的文化基础这个观点。对于学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很有帮助。
这篇文章是在新文化运动低潮期试图力挽狂澜的文章,新文化运动在经历了前期的风起云涌之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己的守旧颟顸,以及世故狡黠成功地消解了新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的势头,再加上新文化阵营在文化建设初期很难有能与古典文学比肩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因此受到保守派的诟病,这个时候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必须发声,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颇有统揽全局的气势的文章。

 

3

 

《白莽作〈孩儿塔〉序》。这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学生,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所写的诗集《孩儿塔》所做的序言。着重回顾了与殷夫的交往,以及阐明了殷夫的诗歌的意义。本文作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在这个阶段,鲁迅先生的美学观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向,特别推崇简练质朴(刚健质朴)的艺术(比如他对于北欧及苏俄文学的推崇,对于珂勒惠支的版画的推崇),所以,他将殷夫的诗歌归为这一类,鲁迅认为白莽的诗歌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追求。这可以从他一连串比喻以及他将其诗歌与以往的文学作品之间进行切割可以看出来。——当然从另一个方面看,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鲁迅对于新兴的文学风格一种矛盾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北欧的风格与苏俄的风格是不相同,而鲁迅的审美追求更接近北欧的文学风格,那就是坚硬而阴冷,但是当时的一批年轻的作者则更欣赏苏俄那种简练质朴意气昂扬的风格,这也是鲁迅在艺术上和左联文学在大趋势一致前提下的一点区别所在,这点区别虽不是鲁迅与左联分歧的主要原因,但是也至少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4

 

《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是和《白莽作〈孩儿塔〉序》有所呼应的。不过这篇文章在表达对于遇难的青年的纪念上,显得文气不够饱满与充沛,有一种年老的叨絮,与他一贯以严密的内在逻辑性来展现其犀利雄强的个性特点很不相符。(《甘肃教育》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此文的结构特点,题目叫“珠散玉碎的哀痛”,比作珠玉,固然是对于鲁迅的赞美,但是散和碎也的确指出了本文的特点。)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比较复杂,中共六大和七大对这些牺牲者的评价也完全不同。而且鲁迅写此文时对此在表达上也有所顾虑。一方面他痛恨当局的残害青年,但是另一方面,这些青年又明显都受到了党内的批判,他曾积极组织营救,但是官方明确指出他们的被捕涉及政治,与文学创作本身无关,而其中的原因,又是鲁迅并不十分了解的,所以鲁迅就只能从人道的角度对当局进行抨击了。这中间也可以看出,事实上左联对于鲁迅的封锁与屏蔽,鲁迅称这个阶段他是“横着站”的。甚至到了《白莽作〈孩儿塔〉序》,还明显看出,鲁迅对于左联有些人还是耿耿于怀的。一直到冯雪峰受党的委派来到上海,调停了矛盾,情况才有所好转。
另一方面,1933年也是鲁迅生计很受打击的一年,是年国民政府按月寄付的300大洋特约撰述费也因为他不能履约而停止了。鲁迅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靠卖文为生。他的斤斤计较,在上海滩一时成为话题的版税之争,都是和当时他的生计受到压迫有关。他自己也说:“自觉心粗气浮,颇难救药”。从心态上说,鲁迅内心的沮丧与悲凉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被奉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受到进步青年的拥戴与敬仰,到处于十里洋场,被各式各样的文学青年所怀疑、所利用、所敌视,这种文化地位的落差,也让鲁迅身心俱疲,这一年他参与或者发动的论争是最多的,但是激烈的论争的背后却是更加浓重的悲凉。所以,和《记念刘和珍君》那种大气磅礴,站到历史的高度,充满预言式的呼告不同,《为了忘却的记念》所有的是一种最接近老人对于自己的孩子的亡故的悲哀,那种启蒙、指引和呼唤的豪情已经逐渐消退了,正面说,就是更加成熟、稳健,反面说就是更加悲哀和颓唐。

5

《药》。鲁迅先生对于自己《呐喊》中的小说,最得意的要数《孔乙己》,他自己对孙伏园说,他最喜欢《孔乙己》,也因此专门将它翻译成外文。据孙伏园说;“1924年,我问它的好处在哪里,他说能在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失显露,有大家的作风”。这个话是不是鲁迅说的,还可以考证,但是有三点很重要,一是篇幅不长,二是不慌不忙,三是讽刺又不显露。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药》或者《阿Q正传》,就会发现这两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作品恰恰欠缺了这些方面的特点。《药》从情节设计上就有很多斧凿的痕迹,比如取名为“华”和“夏”,比如明暗线索的最后交会等,可以说是匠心,也可以说是用力过猛。另外,专注于讲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本身,而忽略了聚焦中心人物(在这个作品中,几乎没有贯穿小说的中心人物),也是作为小说创作中的一点不足。不过,茶馆一段是古典戏剧“三一律”完美体现,最后坟场一段对于两位母亲的白描刻画,显示出了鲁迅非凡的小说叙述的功力。在教学中可以集中对“茶馆”以及“坟场”两部分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茶馆”部分,理解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对于主题的意义与价值;而在坟场部分两位母亲的情绪的微妙的起伏变化在表达作品主题方面起到的作用也堪称典范,值得好好品味。
 
教学中选择的是《药》的批注版本。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阅读中批注法的作用,学会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深入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批注本身的深刻程度、正确与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6

 

《阿Q正传》。鲁迅小说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他的文学观上,而不是出在他的技术和技巧上。或者说,鲁迅从来都不是愿意做一个小说家的人,他写小说也无非是为了完成他内心的精神追求而已。这部小说典型的是“观念先行”的作品,鲁迅明显地将一种宏大的使命感带入到这个作品中去。他要“活画出中国人的魂灵”。他把对于中国文化价值、历史、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思考与批判都一股脑儿塞进了这部小说中,他对于“革命”的洞察也同样表现在了小说之中。但是,小说人物与环境的塑造,因为目的性太过明确,让环境与人物更像是一架精致的机器中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就是必要性有余,而充分性不足。当然要想在3万字的篇幅里完成如此的宏伟构想实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鲁迅靠他惊人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创作的技巧勉力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精神胜利法,就是阿Q通过他固有的社会认知和逻辑推理去建立一个始终证明自己是胜利者的逻辑闭环来实现他的自我人格认同。我们要关注的是他的推理的基础,也就是类似于几何学中的“公理”部分,因为这个部分才是深入到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
 
课文的选文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选得有些莫名,实际上,整部小说的各个章节之间是存在着很精巧的关联的。看似闲笔的“序”“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实际上是为阿Q“定妆”,确定人设的部分。三段文字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比如“优胜记略”,是被一般的人所欺侮,“续优胜记略”,则是被他内心鄙视的人所欺侮,这其中存在着一种不断深入的逻辑关系。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整部小说中,鲁迅把阿Q写得风生水起,但是仔细推敲起来,阿Q主动做的事情似乎只有一件,那就是“恋爱的悲剧”,很多时候他的人生经历常常是择日不如撞日,到哪里算哪里,被动地接受,但是这种被动的屈辱一转眼又可以成为阿Q炫耀自己人生的理由与依据;而所谓的胜利,说到底,就是用阿Q式的不平等去替代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的不平等。从本质上说,阿Q的价值观与赵老太爷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推而广之,整个未庄的价值观也都是一致的,这才达到了活画出中国人的灵魂的目的。但是这一点也在三十年代受到了左翼深受阶级论影响的文艺批评家的批评。
从小说情节设计上看,整部作品在情节发展上同样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小尼姑骂“断子绝孙”是阿Q“恋爱的悲剧”的动因,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无法在未庄立足,于是就有了“生计问题”,被迫出逃与偷盗(这又与最后的抢劫案遥相呼应),引发他人生中一处小小的高潮与低谷:“中兴与没落”,但是,“革命”又给了他新的契机,这两者之间是一处跌宕,而从“不准革命”到“大团圆”,这是他的必然的命运。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推动情节这样发展的背后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542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 4月 24日
下一篇 2021年 4月 24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