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似乎是一个一直都不遭待见的女子,连87班红楼梦都将她弄得那么老迈,估计是没有多少人喜欢她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在许多人心目中,她还是反面人物。
这反面,指的当然就是她的无情。但是,李纨真的那么无情,没有人情味吗?后来,贾府败落,她跟贾兰出人头地了,面对那些灾难,她真的袖手旁观吗?她的判词里有个“笑”字,难道就是曹雪芹在嘲笑她吗?
显然,曹公创作红楼梦,为的并非是刻薄。而且红楼梦早已点明,那十二钗,是金陵城里最为出色的12位女子。这一笑字,当就是作者对人们不理解李纨,送上的饱含深情的怜悯。
我们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沧桑感之外,也是作者对于那些英雄人物的感慨与同情。
况且,世人在笑她,就一定可悲吗?《三国演义》有云: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再伟大的英雄人物都会被沦为别人的笑谈,更何况只是平平凡凡的李纨呢?
如此类比着看,李纨不是英雄,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如果去嘲笑李纨,相对来说,这就是不通人情,是对于人性的冷漠了。
问李纨的的成功,李纨的卓越在哪里,李纨独自一个人,用尽心思培养出了贾兰,那不是她的了不起吗?
想当初,欧阳修的母亲培养他不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吗?李纨实在是继承了中国民族,为人母的传统美德,为了孩子,无论多苦,她们内心都有着坚强的信念。为了孩子,为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所以李纨判词里的一个笑字,既是对她最深的怜悯,又是对她最高的赞许。
另外,李纨守寡,却也并非对生活丧失了热情,反而是十分地热爱生活。我们十分赞赏的海棠式社,就是李纨第一个想到的发起的组织。只是后来,她让探春组织。这也是她的中庸之道,她的身份毕竟不能太过活跃。
后来,探春一旦把大家组织在了一起,她更是大力支持,让这些女孩子们得意活跃起来。要知道,贾母王夫人可是吩咐她管着姑娘们的,可是他还带头带着大家一起闹。
她除了在后来当评委,一开始,她帮着大家向王熙凤要活动经费。而王熙凤呢,她理家,早已是捉襟见肘,只有她向别人要钱,哪有别人平白无故向来伸手要钱。要是只有姑娘们去,王熙凤还不是早就把他们打发了。幸亏李纨死皮赖脸,跟着王熙凤吵了一架,才要来拿50两银子。要不然,诗社不是就泡汤了。
至于有人说李纨要来银子,却没有拿出来,则就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假若李纨真的不拿出了,第一次的诗社,大家就办不成,探春性格刚烈,更是不会放过她。她还不被姑娘们闹死。
而且,在后来,李纨、李绮、薛宝琴、邢岫烟等来了,她们大多生活拮据,被邀请参加诗社,自是没有钱凑份子。这个时候,李纨作为东道主,慷慨解囊为她们为她们一次出了五两银子(袭人两个半月的工资),凑足了份子钱,海棠诗社盛况空前,就真的是李纨的一件功德了。
这显然又与人们心目中李纨吝啬的形象相违背。大家娱乐一下,李纨都如此舍得,后来,宝玉等贾府的人受难,她又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
关于这件事,唯一的可能就是贾兰不愿救济贾府众人。贾兰从小不合群,与大家没有情感,又喜欢跟着贾环在一起,长大了做人自然是不怎么样。李纨虽然培养他出息了,但是没有培养好她怎么做人,这是李纨唯一的失败吧。
总之,李纨她不是个无情的人,而是红楼梦里的一个悲情角色,她的人生也充满了辛酸。她尽她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光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