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第 14 页)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 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 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 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作者
虞世南(558 年-638 年 7 月 11 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 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 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 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 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 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 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第 30 页)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晋]葛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 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 泽东
译文
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 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这句话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青春一旦过 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 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 悔恨悲悲切切。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多少 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逼迫,一万年 太久了,我们只要珍惜现在的时间。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第 46 页)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 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 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作者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第12课 古诗三首(第50页)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 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 诉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 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 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 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 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 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作者
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 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 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 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 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 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作者
龚自珍(1792 年 8 月 22 日~1841 年 9 月 26 日)字璱人,号定盦(一 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 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 岁中 举人,38 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 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 “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 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 300 余篇,诗词近 800 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 315 首。
第 13 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 52 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 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 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 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 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
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 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 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 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 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 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 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 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 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 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 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1. 其道大光:语出《周易·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光,广 大,发扬。
2.伏流:水流地下。《水经注·河水》:“河出昆仑,伏流地中万三 千里。”
3.鹰隼(sǔn 笋):指鹰类猛禽。
4.矞(yù玉)矞皇皇:形容艳丽。《太玄经·交》:“物登明堂,矞 矞皇皇。”司马光集注引陆绩曰:“矞皇,休美貌。”
5.干将:古剑名,后泛指宝剑。发硎(xíng 刑):刀刃新磨。硎,磨 刀石。
6.有作其芒:发出光芒。
7.“天戴”二句:是说少年中国如苍天之大,如地之广阔。
8.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 之内有九州。”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第 64 页)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1.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
业;官尽其职、民尽其力、物尽其用;朋友越来越多、反对者越来越 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社会一派祥和、和 平的景象等可谓之太平盛世。
2.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3.丰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出自《唐摭言》。
4.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 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出自《老子》。
5.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出 自《岳阳楼记》。
6.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出自《文选·潘 岳》。
7.夜不闭户:指夜里间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出 自《礼记·礼运》。
8.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解释
1.多事之秋: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2.兵荒马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 出自《梧桐叶》。
3.流离失所:流离:离开家乡,没有一定的居处;失所:失去安身的 地方。意思是无处安身,到处流浪。出自《汉书·薛广德传》。
4.生灵涂炭: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5.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出自《晋书·温峤传》。
6.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这里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形容到 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出自于《诗经·小雅·鸿 雁》。
7.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出自《史记·张耳陈余 列传》。
8.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 压力。出自《管子·戒》。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第 91 页)
作者
朱熹(1130 年 9 月 15 日~1200 年 4 月 23 日),行五十二,小名沋 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 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 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 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 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