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话说“王熙凤和贾琏密谋着勾结鸳鸯,盗取贾母的古董去当银子用”这么一件有损王熙凤的声誉的事,不久就众人皆知了,起先邢夫人甚至还从中敲诈了一笔,后来宁国府里的贾蓉都知道了。
按说,以王熙凤的智谋,她要办好一件事,又不想让人知道,不至于会露出那么多马脚,使得自己名誉扫地。到底是王熙凤百密一疏,还是被鸳鸯拆了台,亦或是被贾母发现了呢?
习惯上,大家一致认为是鸳鸯在跟王熙凤密谋之后,转而就告诉了贾母。但是,贾母既然乐意被(或曰没有阻止)鸳鸯偷去给王熙凤当银子,她又怎么会主动告诉众人,王熙凤在偷偷算计着她的古董呢?更何况,有人说这也是贾母有意帮助王熙凤,那么贾母就更加不会不明不白地陷王熙凤于不义了。就算她知道或识破了那一切,也只当是静静地看王熙凤怎么做。
个人认为,这一切当是王熙凤的自导自演。古董是她故意偷的,消息也是她故意放出去。她只是在众人面前装糊涂罢了。过年的时候,贾珍的一句话,就是最大的证明。
当时,贾珍在乌进孝面前哭穷,说荣国府的开销如何大,说元春再省一回亲的话,都要精穷了。贾蓉觉得言之有理,连忙插嘴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谁知贾珍却不以为然,说:“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哪里就穷到如此地步。她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不知又要省哪一项的钱,先设此法子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
贾珍的话,是不是一语就道破了真相呢?也更是道尽了理家人的艰辛。贾珍身为族长,管理着自己的家,又管理着大家族,有着丰富的阅历,说出此话绝对是掷地有声的了。
要知道,荣国府那么大的开支,每天都有无数的支出,如今虽然入不敷出,可是平白无故短了谁的,谁都不愿意啊。而王熙凤又不愿意像探春那样,直接蠲了人家的,也就只有装穷这一条路了。
谁要是有话说,诉委屈,王熙凤完全可让他跟着偷贾母的古董去,而别人哪有这个胆量。从此,大家知道穷到如此了,也就不会那么为难凤姐了。这王熙凤为了荣国府的有序运转,自己的一点名誉都懒得计较了,可谓是可敬又可叹。
这是贾珍凭借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再看贾蓉说他自己亲耳听见王熙凤和鸳鸯商议投古董的事,当就更是直接透露了王熙凤这是有意让外人知道,好尽快让大家知道荣国府的艰难了。
突然想,平儿后来说探春她们想到的改革措施凤姐都想到了,只是不愿为之,当就是完全是实情。她并不只是为王熙凤撑脸面了,她也着实不想让自以为是的薛宝钗看低了王熙凤。薛宝钗帮着理家,就嘚瑟成那个样子,平儿也确实看不惯吧。
再次,王熙凤此举不仅有利于省银子,也巩固了她的领导地位。贾母都如此宠着她支持她了,往后别人就更不敢对王熙凤怎么样了,因为偷古董的事,贾母必定知道,也像贾珍一样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再有,鸳鸯经历此事后, 也当是会紧紧地跟王熙凤站在一条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