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爱清晨
晴雯素习是个使力不使心的人!使心不是用心,是耍心机!晴雯是个爆脾气,耍心机?她可没那功夫,有想法,直接就开口说出来了!
首先看,晴雯待宝玉,也只是单纯的用心尽力的!第八回,晴雯嗔怪宝玉忘记了曾嘱咐她把新写的三个字贴在门斗上。她“生怕别人贴坏了,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宝玉饮酒回来后,冻的手,还是冰冷的。宝玉听了,连忙替她渥着。宝玉能体会晴雯的用心!
第五十二回,晴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
“至次日,天未明时”晴雯便叫醒麝月,让她叫人去给宝玉预备茶水。自己病的厉害,也照样把宝玉的事放在心上!
听说宝玉屋子里的坠儿偷镯子,她“果然有气的娥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坠儿蹭了进来后,晴雯气的开始骂,又拿一丈青(耳挖子)乱戳她的手……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晴雯不做这样的事,也见不得这样的事!为奴已是不幸,怎能如此自甘堕落,又为贼?
晴雯听得宝玉不小心把老太太刚给他的“雀金呢”烧了一块,急得无计可施时,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没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让人不禁哑然失笑,晴雯是多么可爱的女子啊!
拖着病体,强撑着补“雀金呢”。嘴上不饶宝玉,心里却从不计较!
第七十七回,“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他睡着”。有人说晴雯懒,装小姐,那么她如此的心细如尘,不辞辛劳是懒的话,勤劳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第五十八回,芳官和干娘闹矛盾,晴雯忙先站出来,仗义直言!直指芳官干娘的不公道!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许你们来搜查,还不许我自证清白么?王善保家的觉得没趣儿,跟晴雯理论起来。晴雯越发火上浇油,指着他的脸说道:“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真是大快人心!不过,却直接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对于芳官干娘和王善保家的一类刁奴,不必客气!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假!那也得分因谁而退!这类人,你若退一步,换来的是得寸进尺!海和天空都挤不进来!他们连探春这样的小姐都不放过,平儿更是道出“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平儿一语,也就真是道破晴雯为什么不必忍让的玄机。
第二十七回,晴雯当着众人的面抢白小红。她光明磊落之处是当着众人的面,并不是背地里诬陷小红!何况小红也当场为自己辩解了!远比当面一套,背后一刀来的光明吧!
王夫人、王善保家的等人看不上晴雯像西施的样子,横加责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然她们就算再年轻一遍,再怎么打扮都比不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的晴雯!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真正的美丽容颜!心中有恶念,老了也不会是慈眉善目!
孟子曰:“胸中正,眸子瞭焉”。想晴雯一定有一双清亮的眼睛,一如她澄澈的心!孔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不管对于宝玉还是其他人,晴雯都是口不饶人,袭人更是笑宝玉:“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撞你,你再过不去。”也许晴雯谈不上仁,但至少不奸!
晴雯就是这样直来直往,没有城府!浅!浅的在你面前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不会背后算计!
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半农君与晴雯有相似之处——不错,半农确实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