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苍苔白露泠泠
看论坛帖子,看到有人评论颦儿除了美,其他啥也不会。不会管家,亦不懂世故,要不是处在那个时代,在今天一定活不下去。然后,我反驳了一通,但仍感胸中一口郁闷之气,吐得不尽兴,半夜三更,又来作此文,为我颦儿平冤。
先说管家。
我记得第六十二回,探春管家的时候,林之孝家的要打发一个婆子走,来回探春,探春叫先回了二奶奶和大奶奶,黛玉看了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也倒一步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根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做筏子。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呢!”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如此可见黛玉并非不知俗务,只是没有参与到俗务之中,想必若是她站在探春的位置,做的不会比探春差。至少,她一眼就能看出探春管家的不足之处——探春过于颐指气使,甚少亲力亲为,底下人的人就容易拿鸡毛当令剑,作威作福。
并且,不止是广大读者肯定林黛玉拥有管理才华,知晓理治俗务,黛玉她更是曾被凤姐认可过。
早在第五十五回,凤姐就说:“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和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
从这话来看,凤姐是认可黛玉有这方面的才华的。大家盛赞宝钗知晓人情,懂世故,相信她会办事,而王熙凤却将林黛玉与她相提并论,可见,平常不怎么爱表现的林黛玉,其气场才华,早已就征服了王熙凤。
这也就正是林黛玉的厉害,薛宝钗忙活来,忙活去,大家终究觉得她只是俗人,知晓俗务很正常。而林黛玉,神仙一般的人物,对于事实的洞察,就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了。只是她的尊贵,作者不屑于让她参与到俗务之中。她是美人如花,隔云端。
再说世故。
诸君想一想,黛玉进府的时候,所行之事,所有的言谈举止。
黛玉若是真不懂世故,她会知道不能坐贾政的位子?会懂得从先的“只读了《四书》”改口说“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几个字”?会知晓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将别人剩下的给她,是在看低了她?
再看她在薛宝钗家。她知道宝玉走来看宝钗了,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此话语是多么地富有玄机。
宝钗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黛玉接着说:“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黛玉这真真是把精通世故的宝钗,问得哑口无言。黛玉虽有几分任性,这些话语,却是极其高妙的人际应酬的话语。幽默风趣,让人怡然;含义深刻,又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还有那一股酸味,又表明了黛玉的爱恨立场。
对于此,甚至连薛姨妈,都不是她对手。那时,黛玉讽刺宝玉,薛姨妈看不过去,说:“你素日身子单弱,禁不得冷,他们惦记着你倒不好?”
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那不叫人家恼吗?难道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儿的打家里送了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还只当我素日是这么轻狂惯了的呢。”
哈哈,这里黛玉是不打自招了。黛玉就是这么轻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满口世俗的话,无一不关涉人情世故,无一不让自己站在人情的最高点。这样的黛玉,若真心用心与世故,是个宝钗也不是她对手了。
所以,黛玉是动世故,而不是世故。年少轻狂,天真烂漫的感觉多好,年纪轻轻,干嘛要像薛宝钗一样老气横秋。
这样还有人说黛玉不会管家,不懂世故,在今天的世界活不下来吗?
我认为,若是黛玉真的活在今天的社会,她一定就如同陈晓旭一样能做一个成功的女商人。我一直认为若说黛玉是书中的虚拟的人物,那么陈晓旭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黛玉。林黛玉会不会生活,陈晓旭就是她最好的注释。这就是她俩都有那种潜质,该担当的时候,她们一定会变得无比坚强,无比强大。不要因为年轻人任性了一点,就将她们贬得一无是处。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6096.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