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不可言说的人性美

作者: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至始至终都与美并行,是一部洋溢着美学精髓的宏伟巨著。听美学大师讲解红楼梦也好,自己细细品读也好,总能有不一样的体会。可惜美好的事物总要有遗憾的,没有曲折的奋斗道路算不上成功,没有坎坷的人生称不上完美。同样如此,再唯美的著作如果没有缺憾也会黯然失色。正因为曹公给我们留下了前八十回的篇章,才会有今天专研于红学的挚友。

猜测着、揣摩着后几十回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在这期间收获了无数的心得体会。品读着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发掘出人性的美。读起来是沉重凝厚的。

贾府里最厉害最有志向的小姐莫过于探春了,记得她曾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可见其志向远大可惜偏偏是个女儿家。不得不说真是命运弄人啊!

探春虽是庶出,但并没有让自卑阻断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贾府里无人不敬她的,就连王夫人也把一些事情交给她处理。可见是个有本事的好姑娘。说到探春不得不提赵姨娘。在大家眼中她可能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她的存在却有着一定的意义的。

探春和赵姨娘的性格迥然不同,两人是亲母女。不得不承认赵姨娘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但毕竟不是大智慧。也许探春正是遗传了这种小聪明自小又在贾母身边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把这种小聪明发展成为了大智慧。才变得这么精明能干。

赵姨娘却不以自己的女儿为骄傲,反倒每每生出事端,使得探春一次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就拿赵国基死的那件事来说,探春明明是按规矩办事,赵姨娘却大闹了一场。也许会有人责怪探春对生母的冷漠,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探春也只是想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而已,让自己在贾府有立足之地,树立权威而已。这样对探春、赵姨娘和贾环都有好处。探春在贾府有一定的地位,赵姨娘母子的日子也会变得好过一些。殊不知,一个妾想要在贾府中生存有多难。

其实,探春的本意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娘亲和弟弟生活的好一些罢了。可她的这片苦心竟没人能懂,也只能暗自流泪。于情于理探春都是一个好女儿好姐姐。尽管自己的母亲和弟弟的不理解,为了他们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奋斗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挚亲挚爱的人,这不正是人性的美丽之处吗?

在外人眼里看来赵姨娘和探春这对母女,就好像是冤家似的见面就争吵,可是又有几个女儿没跟自己的母亲争执过呢?探春因为自己的母亲不自重不自爱而感到伤透了心。就为着赵姨娘和龄官打架的事,探春至始至终都是维护着赵姨娘的。她把和赵姨娘动手的几个小丫头比作是“玩意儿”“猫狗儿”这样也就是为赵姨娘挣足了尊严,言外之意就是赵姨娘是主子,而那些小丫头们则是任人摆弄的玩意儿,就算有错误她们也不配主子亲自去动手责罚。明里暗里的贬斥那些对自己母亲不敬的小丫头。在探春的心里赵姨娘始终都是她的母亲,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八十回后的故事遗失,我们不得而知赵姨娘的结局如何。但根据探春的判词可以推断她是远嫁到了远方。人总要等到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东西,才会懂得珍惜。就好比探春和赵姨娘天天能见面的时候却总因一些小事而争执,可是如果要是真的离开了彼此恐怕都会舍不得彼此吧!这就是不可言说的人性之美。其实彼此都牵挂着,却不敢说出来,彼此都离不开彼此,却不得不分离。站在亲情的角度来看这莫过于太残忍,太令人痛心了吧。探春对赵姨娘的牵挂,赵姨娘对探春的不舍,展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离别,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记得87版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探春穿着凤冠霞帔,登船即将离去。许多人为她送行。赵姨娘站在城楼上远远的望着女儿的身影,眼里的泪水止不住的流淌,眼里满是对女儿的不舍惦念。已经泣不成声了,却不敢走过去去抱一抱自己女儿,因为她怕她就更舍不得女儿了。

在我印象里赵姨娘从未如此痛哭过,哪怕是受委屈时也未曾掉过一滴眼泪。可是这次她再也忍不住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怎能不让为娘的伤心痛哭呢!同样,探春也是眼里含着泪水遥遥的望着自己母亲,纵使千般万般不愿离去,也都注定要离去。奴去也,莫牵连。

今年国庆长假,看了小戏骨版的红楼梦,探春远嫁的时候无人来送行,自己孤身一人即将登船远去。身后却传来一声“丫头”回头一看竟是赵姨娘,探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跑过去与赵姨娘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当喊出那声“娘”时,相信很多人心都被喊碎了。这一场面感动了许多人,这就是至纯至善的亲情,这就是人性最美丽最震撼人心的一面。

也许有许多情感是无法说出来的,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也许爱我们的人就在身边,却从未说出一个爱字。世人常说从未得到过,谈何失去过,其实我们得到东西真的太多了,失去的就更多了。

网站地址:https://genwoxueyuwen.com
本文地址:https://genwoxueyuwen.com/743.html
(0)
believebelieve
上一篇 2019年 9月 17日
下一篇 2019年 9月 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