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从“文字”读小说:初步掌握作品的内容
1.通读作品,梳理掌握小说情节;
2.认识并了解人物形象:他们的现在和过去,他们的变化。
3.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二、阅读方法指导
作为一篇成熟的小说作品,《故乡》具备小说的所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环境描写,深刻的思想内涵。根据一般阅读思维,反复阅读文本,分清并把握以上要素——用小说的思维读小说才能读懂小说。
故乡
导入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小说《社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呢?
故乡
梳理情节
图片
2.梳理情节
小说以“我”的行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纬,逐步展开情节。
(1)开端:回故乡(1-5自然段)——回乡时间:严寒的冬天
回乡原因:卖屋搬家
所见景象及心情:萧索、悲凉
(2)发展与高潮:在故乡(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母子叔侄见面、回忆起闰土、见到杨二嫂
过了三四天:见到闰土
过了九天:动身启程
(3)结局:离故乡(78自然段~结尾):叔侄交谈以及我的感受
故乡
认识闰土形象
图片
3.认识闰土形象
少年闰土——
人物形象:小英雄、天真活泼、热情开朗、勇敢善良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语态: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成年闰土——
人物形象:木偶人、苍老贫困、因循守旧、麻木迟钝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语态:多省略号、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故乡
代表人物——杨二嫂
图片
4.分析代表性人物——杨二嫂
除了闰土在文中有这样的变化,文中还有一个明显变化的人物——杨二嫂。
杨二嫂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部分朗读并按照回答“闰土形象变化”的形式,看一看杨二嫂的变化。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
外貌:擦白粉、年轻漂亮,端庄文静;
动作: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
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语言:迅哥、阔、三房姨太太、尖声大叫、冷笑说
总结:二十年之前的杨二嫂:端庄美丽;之后的杨二嫂:自私泼辣、贪小便宜的小市民形象。
故乡
分析景物
图片
5.分析景物
《故乡》的主要人物都在发生变化,人物塑造离不开环境,我们知道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的景物描写是个亮点,也就是自然环境。那么文中的环境是怎样变化的?
自然环境一: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分析:
这正是一幅萧索、荒寂的现实的深冬画面。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经是草木凋零、萧条冷落,“深冬”则更显萧索、荒寂。一个“又”字意思更进一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写出光线的阴沉、昏暗,气氛的凄冷、寒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指不整齐,了无生气;“几个”指零零落落,孤孤单单。“活气”指活泼、生动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可见其荒凉、死气沉沉。整个画面透出荒凉、死寂、了无生机。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悲凉”点出见到故乡时 的心境。
自然环境二: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分析:
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衰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败,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自然环境三: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分析:
这里描绘了一幅少年月夜瓜地刺猹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些美好的景物构成了色彩明快、艳丽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寥寥几笔一个“项戴银圈,手捏一领钢叉”英姿勃勃的少年英雄就鲜活在读者的面前。这与第一部分中描绘的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萧索的荒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回忆中的“故乡”:美丽神异、月下捕猹。现实中的“故乡”:阴暗凄凉、萧索的荒村。理想中的“故乡”:朦胧美丽、“希望的路”
故乡
探讨主题
6.探讨主题
环境在变,人物也在变,那么造成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萧索、荒寂、破败的冬景图,这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广大的劳苦大众生活贫困,精神上被束缚。这幅荒村景象烘托了“我”在当时的悲凉心情和生活在其中的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而记忆中的故乡则是一幅“神异的图画”。在这里“我”从闰土的身上获得了“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尽管当时“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可“我”与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以至在分别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原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复杂黑暗。
通过前后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真正原因。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了人物地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作用。
故乡
拓展探究——孤独的我
图片
7.拓展探究——孤独的“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他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
在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做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 ,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
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