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鸭》原文译文

邑①西白家庄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③于声色。民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④。

异史氏⑤曰:“甚矣,攘(rǎng)⑥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聊斋志异》)

注释:

①邑:县。指作者家乡淄川县。

②雅量:心胸宽广。

③征:征验,表现。

④良已:痊愈。

⑤异史氏:作者蒲松龄自称“异史氏”。

⑥攘:窃取,偷盗。

【译文】

 淄川县城西白家庄有个居民,偷了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皮肤瘙痒。天亮后一看,自己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他非常害怕,没有办法可以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就是上天对你的惩罚。你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而邻居老人平时向来心胸宽广,平常丢了东西,从来就不曾流露出不高兴的言语和神色。偷鸭的人撒谎告诉老翁道:“鸭子是某某人所偷的。他非常害怕别人因为这件事而骂他,骂了他就可以预防他将来再来偷鸭子了。”老人笑着说道:“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生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最终没有骂。偷鸭的人更加尴尬,因而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人。老人这才骂他,于是那人身上的病完全好了。

异史氏说:“偷窃的下场太可怕了,才偷了一只鸭子,竟生得如此怪病!骂人的人也应该小心了,才骂了一顿就抵消了偷窃的罪过!积德行善也有很多种方法,像这位邻家老翁,就是用骂人来彰显他的仁慈啊。”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