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独抒性灵吗?

于我这乡下的土鳖教师来说,作文课的教学真的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踏入教坛四年来,我就一直被囿于这落后而闭塞的小山村。而且学校的教师们大多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教学生活,很少出外学习,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专家达人送课上门,送经验上门。大家就这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世外桃源的日子确实很逍遥,也不是我这个桃花源里的人想出去看看魏晋,想出去谋个一官半职;而是在四年的逍遥生活之后,突然发现了人生的空虚,思想的落后,想真的干点什么以丰富的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我的根基与能力有限,再怎么飞也难以飞得高、飞得远,那些黄粱美梦也到了该抛弃的时候,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差事,从本职工作做起才是正道。因此,近来我真的特别想提高一下自己的业务能力。但对于语文教学中一些棘手的问题,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些阅读教学的有心无力,一些作文教学的空洞说教,总是会在课后带给我无穷的懊恼。
闲话少述,接下来就让我谈谈我所经历的作文教学吧。虽曰没什么能力,课上得也不怎么样,但教学经验还是需要总结的,心中的问题也是需要进行梳理的。要不然虽是摸着石头过河,却永远也找不到河里石头排列的规律。
就让我从上一次作文教学的经历入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要求学生写一篇爱国的文章,作文题为《祖国在我心中》。诸位一看就知道这类作文是小学作为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会写,教师也不好教。教师教得不好就会成为一堂空洞说教的政治课,学生写起来更会摸不着边。
于是,为了突破难点,在爱国这个主旨不变的情况下,我就给作文题降低了一点难度,把作文题改为《爱国从小事做起》。个人觉得这样学生们才会在习作中有东西可写,不至于摸不着边。
但,作文指导的难度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因为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只能帮助学生一起搜寻材料,阐发材料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就一直担心,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可能会成为千篇一律堆砌材料的八股文。就想大家批评杨朔的文章一样,太过于格式化。但,我却始终苦于找不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方法,今日特此写出希望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
让学生能够写出独抒性灵的文字真的很不容易,只有在作文教学中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才能达到这种的目标吧。由于教师能力的限制,和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学生们的这类独抒性灵的文章总是可遇不可求。
那么,作文教学的宗旨是不是就在于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呢?若果是,其点燃的方法又是如何?此刻,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茫然之中。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