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浸润心灵,问号叩开心扉,引导学生大胆发问的六大技巧

学习知识,当然是需要弄懂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直传统教学模式惯用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知识的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突飞猛进过,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实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必须在具体的教学中得到解决,并作出有效实施。

时代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科学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就一再地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需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获得知识。

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说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爱因斯坦曾经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中国古代的先贤也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知识的掌握,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待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好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真理的能力,首先就在于要培养好学生的发问精神。让学生在有疑问处提出疑问,在没有疑问之出,经过思索,还是能够提出疑问。这也就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出提出的深入探究的精神。

但是,提出问题却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眼高手低,是人们面对问题的通病。粗略一看,什么都懂了;但是深入探究,缺难以明了其中的奥妙。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见识存在许多的盲点,注意不了相关细节。因此也就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其中难以理解的奥妙。

由于年龄与见识的限制,学生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也就更容易走马观花,从而忽略文本细节,难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细节,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思考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又该如何诱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疑问呢?个人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探讨。

其一,转变观念,提升信心,大胆发问。

在许多学生心目中,对问题的不懂得,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其实,这当是最愚昧的想法了。我们要告诉学生,脑海中有无穷多个问号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谁又能够说一个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呢?他提出的那些问号都是他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我们更可以向学生讲述名人事迹。譬如,爱因斯提,居里夫人、牛顿等好发出问题的人的事迹,都可以激发学生发问的兴趣。

学生有了发问的兴趣与信心,觉得不得动再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其内心本来就有的问号也就源源不断地滚出来。所以转变观念,提升信心是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的前提。

其二、朗读感悟,关注细节,有的而问。

一篇课文,学生们读第一遍,关注的是情节的精彩,关注的是文本最肤浅的趣味性。只有你读了个三四遍,你才会逐步发现文本中的一点神韵。但是这个读,到底该怎么读呢?

习惯上,老师们总是喜欢自己挖出重点来让学生读,或者曰,大家一起读教师预设好的学生可能会挖掘出来的教师们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显然,这是不科学的。让学生读文,理解课文怎么能够如此读呢?我们怎么只能够注意文章里所谓的闪光的部分呢?文

本的细节犹如黑夜中那闪耀着光芒的恒星,没有其他文字的衬托,学生又怎会发现更多的星辰呢?我们要做的是,应当让学生一遍遍地阅读全文,一遍遍地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发现,或曰在潜意识中发现。因为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可是一条不可丢弃的教学传统。

这样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前后对照,必然会关注更多的细节,从而,提出更多的问题也就成为可能。

其三、联系生活,诱发情感,动情而问。

细节是文本的个性。因此发掘文本细节,也有其要注重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现阶段语文教学格外注重学生们的独特的理解,如此让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当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了。

文本的细节就是学生发现的细节,文本细节因学生的发现而存活,其它也就无所谓细节了。因为只有学生关注的东西,它才是文本的闪光点。与其让学生一遍遍地把那些他们暂时还不懂得的东西磨得闪闪发光,我们何不顺着学生的情感出发,来欣赏那些早已光芒万丈的东西呢?因此,学生的情感体验当是让学生发现文本细节最重要的东西了。学生因此而就那些细节发出自己的感叹,或因其与自己生活的不同而发出自己的疑问,也就必然成为可能。

其四、撩动笔墨,量化思考,积极询问。

面对一篇文章,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定量的要求。让他们就文本提出不少于一定数量的问题。这样,除学生那些不懂的原始问题外,学生还必须发现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才能够达到老师规定的数量。

因此,学生也就只好积极探索,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课文,因而逐渐找出自己那些不懂得得地方。这样学生既熟悉理解了课文,又发现了问题,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让学生把那些个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用笔记下来。因为边记录问题也是一个边思考的过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也完全可能又发现新的问题。这也就是我说的,让学生撩动笔墨,量化思考,从而向文本积极询问。

其五,教师示范,连环发问,激发思考。

记得在教学《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时,我就曾就一段文字连珠炮似的发了很多问题。我边提问,学生都自发的边数问题的个数。我的问题是越提越多,学生更是越数越吃惊。当我提完问题,他们也就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也想大显身手一般。

那两段文字是这样的: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我提出的问题有:工程师走来干什么?如此纠结关头,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对急需施工的工人说?工人们看着工程师为什么都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的看着筑路计划,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他又为什么叹气?工人们为什么也叹气?工人的叹气为什么是沉重的?工人们心里又会想什么?

这样一句一个问题,自然是把学生吓了一大跳。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并不十分必要,但是那些问题的提法,对于学生的启发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其六、小组探讨,交流疑问,追踪细化。

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教师却不能急于为学生作答,而是应首先让学生小组探讨。交流各自问题,发现共同问题,列出不同的问题。然后集体作答。学生作答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争论,而这个争论则是对别人给出的答案的疑问,也就是可能形成一场小规模的辩论。这样自然就是扩展了问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地深刻。

但是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也必然会遇到大家都难以摸到边际,答不出来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那些相对较大的问题,难的问题作出细化。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之后,那些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也就类似于数学应用题中的追踪问题的方法。需要把那个大问题的前提条件一个个弄清楚,从而一步步逆向推理,让问题得到细化。最后思维又翻转过来,大问题也就变成了小问题。

这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种技巧,学生往后也就能根据自己的疑惑不断发问,从而也就能够不断地接近真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这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而学生们的一切探究,从发问开始往往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就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怎么让学生顺利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得课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作出积极地探索。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believ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enwoxueyuwen.com/262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