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鄱阳湖处滕王阁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其附近石钟山就鲜为当今人知道了。不知其名,更不会了解其名,今日就让我作一番解说吧。
缘起
《水经注》中记载,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所以把其叫做石钟山。但,众人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就算是把打击乐的器材钟和磬丢件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让他们发出声音,何况那些狰狞不灵的石头呢!
解疑
针对民间的这一疑问,唐代一好隐居的耿介之士李渤,决定前往石钟山一探究竟。他攀爬悬崖,穿历岩洞,考察水经注中记载的人迹、物迹,寻找石钟山上发出钟磬声的处所。他在山上发现一对石头,横斜在在水潭的上方,犹如打击乐器编钟,遂用石头敲击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认为,这两块石头是潭水与山气滋生涵养的产物;天长日久,这两块石头就有了灵性,能发出钟謦之声。他就自认为弄清了山名的由来
定音
李渤的结论,众人都十分信服,但苏轼又不以为然,他认为平常的石头也能发出铿锵之声。于是,他也决定亲自造访。在一云淡风轻,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乘坐一叶扁舟,带着他的儿子,决定一探究竟。幽暗中那些石钟山上那些狰狞的石头就如猛兽一般,山间鸟兽被人惊扰,也发出似咳似笑的恐怖之声。但苏轼心意已决,飞探出个究竟不可。就在这时,一股巨大的响声转移了他们的注意,苏轼细心查看,发现云岩上有许多的缝隙和小洞,整片的岩石就像蜂窝一样。那些细微的波浪,不断的撞击着那些岩石,便形成郦道元所说的钟磬之声。当他们调转船头,准备继续前行时,突然又发现湖心有一巨石,上面满是窟窿、那些细小的窟窿吞咽着风,吞咽着水,也发出钟鼓之声。两相应和,就犹如演奏音乐一般。苏轼并认为,他们分别像周景王的无射钟和魏献子的歌钟发出的声音。
最后苏轼还分别对郦道元和李渤做出了评价,他说郦道元的记叙过于简约,而李渤则不失浅陋与主观臆断。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与前人的行动作出评价呢?我们似乎又无权作出评价,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苏轼的行动告诉我们,要想弄明白事物的真谛,还非躬行实践不可。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只有都到石钟山去看一看,才有发言权,说不定看完之后,我们还能丰富苏轼的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