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项羽还真注定就是个悲剧人物,一个失败的人,在后人眼里,他思念家乡,想回乡看看或说定居也是一种错误。不知道当时的江东人民是不是这么想的。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的意思,难道不是说,一个不亲爱自己家乡亲人的人,怎么会亲爱他百姓呢!项羽的回乡,难道不是一种亲爱他家乡亲人和百姓的行为吗?人们为什么要鄙视他的这种想法行为呢?
孟子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有人和在,在哪里建都不是一样呢?我想项羽对于他家乡的依恋,一定深得他家乡人民的感激,李清照不是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吗?不知道后人对项羽这个决定的评价,为什么那么不近人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知道那些史学家怎么忘了,对家乡亲人和百姓的亲近支持,一向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除了项羽,北宋的范仲淹也做得不错。
范仲淹平生最好施舍,为官之后,他经常选择他的亲人中那些贫穷的、贤明的人给予施舍。范仲淹显贵后,更是购买几千亩良田,用于周济他家乡的人民。他们家乡的人民也就因此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服穿,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无后顾之患。
而且,范仲淹也把他的这种义举传给了他的子孙,他的子孙们也继承了他的志向。不过他们家的人也太好义了,虽然范仲淹生前俸禄优厚,但是范仲淹死后,他们家竟然连给范仲淹殡殓的衣服都没有钱去买,他的子女们更是无钱去给他办丧事。
当时朝野无不惊叹,范仲淹的忠义竟到了如此的地步!也许有人觉得范仲淹一定很亏吧。范仲淹的忠义也是有福报的哦。这份福报大都落到了他的事业上吧。范仲淹镇守边关时,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军中有一范,敌人闻之惊破胆。范仲淹如不是有着那么伟岸的人格,他的聪敏才智,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器重,进而加以运用呢?后方稳定了,也使得他在前方的作战绝无后顾之忧,可以一心投入战斗。他的功名也因此响彻天下。
范仲淹对家族与事业、人情与忠义的规划是多么令人敬佩啊。走得再远,爬得再高,都没有改变他眷恋扶持家乡亲族百姓的初衷,因为他知道他的根在哪里呀。同样的,只有根扎稳了,才能长得更高,飞得更远。一个不忘根本的人,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的那颗感恩的心,每时每刻都会给他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他一直勇敢地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