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命题,元春到底有没有为“金玉良缘”下懿旨还未可知,我们只知道元妃对贾府一干人等的赏赐非常具有暗示性,也就特此得出了这个假定性的论断。
但是,我们又知道,元妃省亲的那一回,她是十分欣赏林黛玉的,那可是她俩之间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唯一的因此见面,她就是那么欣赏林黛玉。
她格外欣赏林黛玉的才华,她格外包容独立的个性,对于林黛玉的模样,她也非常喜欢。这一点,我早在《黛玉之美,所向披靡》这篇文章就论述过。可以说,那一天她欣赏林黛玉的程度远远胜过欣赏薛宝钗。
可是充满悖论的是,既然初次见面,她就那么欣赏林黛玉,为何后又暗示金玉良缘才是一对呢?
这个解释不通的地方,台湾某大学的欧阳丽娟教授说贾元春是为了贾府的家族利益,为了贾府的为,不得已而为之。她的意思就是说林黛玉对于贾府的未来是个无能之辈,是个没用的人哦。 这一点初听以为然,细思之,则如同大家批评我的那样,解析得未免太肤浅,也就不敢苟同了。
不过,或许对《红楼梦》有点了解的人,都会觉得对方的理解是肤浅的吧。所以我们“百家争鸣,不取苟同”,对于别人的观点标示尊重。
既然觉得人家肤浅,就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啊。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贾元春之所以有如此举动,实则与王夫人的举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但是初见之后也不能不见,要不然初见的美好有何用?正是因为没有元春与黛玉没有继续接触,所以黛玉初见留下的美好,最终也只能在元春的心目中化为泡影。
而薛宝钗呢,虽然从此也没有跟元妃接触过,但是她与林黛玉不同。因为她有王夫人,林黛玉有谁?
元妃说,如今皇恩浩荡,一个月可进内省视一次, 见面是尽有的。而这个经常去省视的人,则必然是王夫人了。贾母一大把年纪,也算好静,除非高兴它不会轻易出外活动,到宫里去这等车马劳顿的事情,她自然就是偶尔想去了才去一次吧。
所以什么个家长里短的话,必然就是其母女二人絮叨得多了。
而这个王夫人呢,因为林黛玉没有听从她一开始的警告——与贾宝玉保持距离,使得贾宝玉越来越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围绕着林黛玉转,所以其也就越来越讨厌林黛玉了。
因此,王夫人在元妃那里说宝钗持成稳重,知书达理,说黛玉身体又不好,脾气也不好,又不懂劝宝玉进学等坏话,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更主要的是,她跟薛姨妈早就炮制了金玉良缘,林黛玉再好,在王夫人那里也成了妖精了。积毁销骨,王夫人在贾元春那里把林黛玉坏话说尽,林黛玉再优秀也经不起别人天长日久的瞎说啊。
所以,如果说金玉良缘真的是元妃下的懿旨的话,那也只是她在受到蒙蔽的情况下作出的令人痛心的错误指示。
结果是宝黛钗三人都没有好结果。这之中的错误能怪元妃吗?唯一要怪的就只有王夫人这个奸佞之毒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