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彼得·潘》共读提示与活动设计

《小飞侠彼得·潘》共读提示与活动设计
书      名:《小飞侠彼得·潘》
原      著:[英]詹姆斯.巴里
改      编:万 森
    适读年级:三、四年级
一、内容简介
《小飞侠彼得·潘》最初是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当詹姆斯.巴里把这部童话剧改编成童话书之后,彼得·潘就像中国的孙悟空和小哪吒一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不仅受到了许多小读者的喜爱,也受到许多成年读者的欢迎。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一个会飞的、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彼得·潘和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世界梦幻岛——那里有小仙女、海盗、美人鱼等等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让读者觉得非常稀奇有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联想到自己的童年和童年的梦想、游戏。
故事讲的是彼得·潘在一个晚上来到了小姑娘文迪家,教文迪和她的两个弟弟在空中飞行,并把他们带到了梦幻岛。他们一到梦幻岛,惊险的事情就接连不断。他们遇到了善良的印弟安人、海盗虎克和漂亮的美人鱼。由于邪恶的海盗虎克作恶多端,战争事件不断爆发,海岛无宁静之日。尽管不幸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而彼得·潘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巧计把小伙伴搭救出来。
彼得·潘是一个长着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可爱的小男孩。他顽皮、淘气、自由、勇敢、有绅士风度、又有些傲气,他天真活泼、嫉恶如仇、富有冒险精神,他有时又会表现出无奈和孤单。
《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生动有趣,情节动人,讴歌了天真无邪、自由快乐的童年,表现出了作者对“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纯洁心灵的深情赞美。作者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也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具有永恒魅力的名著,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阅读要点
1、本书情节生动有趣,充满了奇思妙想,一打开它,读者就会被深深吸引,不忍释手。彼得一登场,故事就开始精彩起来了。瞧,他从窗口跳出去时,影子却被文迪家的保姆狗娜娜扯了下来。影子也能被扯下来,而且还能用针线缝回身上去,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书中像这样生动精彩,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俯拾皆是。能沉浸在这些或奇趣、或惊险、或令人捧腹的情节中,阅读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之前,向学生展示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共同体会童话的魅力。
2、作者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幽默讽刺等手段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显然,彼得·潘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小飞侠彼得·潘来自孩子们梦境中的国度“梦幻岛”,他具有所有小男孩共有的特点:天真活泼,热衷冒险,纯洁无邪,勇敢无畏,爱面子……第一次与文迪面对面时,作者用寥寥数语,就让人们看见了一个要强的小男孩彼得·潘。读着飞回梦幻岛的途中彼得与约翰谈起海盗时的对话,一个热衷冒险、勇敢无畏的彼得仿佛站到了读者面前。而在美人鱼的礁石上为救虎莲与海盗船长虎克遭遇的一幕,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既聪明勇敢又有绅士风度的彼得。在危难面前,彼得想到的是朋友。他虽然顽皮,却纯洁无邪。心理描写对表现彼得的性格特点在书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心理描写找出来细细品味。
再来看看其他人物形象。文迪是个情感细腻的女孩,聪明能干,心地善良。海盗虎克船长阴险狠毒,无恶不作。达林太太是个善良的妈妈,心思里只有孩子们,第一章和第十五章都有细腻的刻画。达林先生是个古板、滑稽而又不失可爱的父亲,作者在第十五章极力运用讽刺幽默的手法对达林先生可笑的举动做了精彩的描写,令人捧腹。书中其他人物也都得力于作者恰到好处的描写,显得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即使是“客串”的梦幻鸟,它的善良和细腻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人物形象,交流自己对不同人物的认识和感受。可以选择一些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感悟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3、本书语言并不华丽,却形象生动,许多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有些描写看似平淡,却具有明显的表达效果,尤其能使小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如:这一夜,主要成员都在岛上忙着做这些事。遗失的孩子们出来找彼得,海盗出来找遗失的孩子,印第安人出来寻找海盗,野兽出来寻找印第安人。他们都在岛上转悠,但他们用同样的速度行动,所以谁和谁都没有相遇。精彩情节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激动人心,扣人心弦,如第十四章“与虎克的战斗”,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书中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而且对话十分生动,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些对话内容让学生细细品味,然后再演一演,切身体会文字的魅力。
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品读、积累、沉淀。
    4、情感丰富细腻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会,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丰富细腻的情感既表现在人物的言行中,也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用心阅读,有时会使人感到妙处横溢,有时会使人紧张激动,有时会使人深受感动,书中人物的情感也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如,彼得与文迪第一次见面时的谈话,随着话题的转变,他们的情绪也发生着或微妙或起伏的变化——同情,骄傲,温顺,不自在,激动,想往……再如,达林太太在文迪姐弟飞走后对孩子们的无尽思念,都通过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学生一开始阅读,可能关注的只是故事内容的有趣,情节的精彩,不会自觉地去体验其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阅读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却容易被学生自己忽视了的情绪感受,引导学生走进书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就会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感悟阅读带来的美好享受。
    5、长不大的彼得·潘这一童话形象让人不知不觉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以及童年的幻想。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中发现自我,在阅读中感悟自我,实现自我。随着阅读的推进和深入,学生一定会深深地喜欢上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真无邪、勇敢无畏的小飞侠彼得·潘,无限向往那个神奇的梦幻岛。即使是成人,也会产生同样的向往之情。这是为什么呢?小飞侠彼得·潘以前并没有来过达林太太家,为什么当文迪与她谈起彼得·潘,她总觉得自己好像童年时曾经听说过这个名字?为什么文迪的女儿简第一眼就认出了彼得·潘?学生能理解彼得·潘一出生就从家中逃走并对妈妈的角色没有好感的行为表现吗?他为什么有时也会感到无奈和忧伤?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飞侠彼得·潘”,尤其是孩子们。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后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从而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和这美好时光中的点点滴滴。
    6、书中有许多精美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既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更生动,人物更有立体感,又因为对所有人物的造型都进行了童化的处理,夸张、活泼,充满了童趣,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插图纳入阅读视野,在阅读文字时想象画面,在欣赏插图时丰富文字信息。阅读交流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插图,让学生说说插图所对应的故事内容,并练习绘声绘色地复述相关情节。
三、问题提示
1、你在书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彼得·潘?书中还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你觉得叮当铃是个坏仙子吗?
3、如果你也拥有了小飞侠一样飞翔的本领,你会离开爸爸妈妈并把他们忘记吗?
4、文迪长大了,彼得·潘为什么长不大?
5、书中的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四、活动设计
1、说说我们的彼得·潘。
(1)小飞侠彼得·潘伴随我们度过了三个星期美好的读书时光。在这三个星期中,一个什么样的彼得·潘在与你朝夕相处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你认识的彼得·潘吧。
(2)说说自己认识的彼得·潘:要用具体的事例佐证自己心中的彼得·潘。
(3)为我们的小飞侠彼得·潘制作名片。
教师提供名片,学生填写。
姓名:                      职业:
住址:                      
爱好:
自我介绍:
 
(4) 为自己喜欢的书中其他人物制作名片(可以自己设计名片格式)。
 2、精彩情节大家谈。
(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来概括。
提示:主要人物——彼得·潘    文迪    主要地点——梦幻岛
(2) 你觉得故事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展现的故事情节最精彩?为什么?
提示:先说一说,再朗读有关段落。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几个片段,共同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格刻画的细腻和心理描写的细致。
3、情感体验来分享。
(1)谈话:一本好书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不仅是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也不仅是它拥有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还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幸福,感动,快乐,忧伤,紧张,惬意……让我们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的读书历程,你都有过哪些情感体验呢?
(2)出示表示不同情感的词语,引起学生对读书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回忆。
(3)结合具体故事情节或描写谈谈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谈谈读书时的思考。
(1)读完《小飞侠彼得·潘》,除了读书之旅带来的快乐,你还有过哪些思考吗?让我们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成功体验吧!
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讨论。
问题预设:
a、文迪长大了,彼得·潘为什么长不大?
b、彼得·潘为什么一出生就逃离了家?相机补充阅读贾平凹的《天上的星星》中的有关片段。
c、彼得·潘不喜欢妈妈,为什么要文迪做他们的母亲?海盗为什么也要文迪做他们的母亲?
(2)老师的问题:你从书中看到自己了吗?
思考提示:文迪的妈妈为什么觉得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彼得·潘?文迪的女儿为什么也认识彼得·潘?你为什么喜欢彼得·潘?你的心中有没有一个小飞侠?引导学生珍惜“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
五、相关资料
1、詹姆斯.巴里(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剧,《小飞侠彼得·潘》是他的代表作,其影响也最大。巴里幼年时哥哥大卫意外身亡,其母悲痛欲绝,他本人也始终未从这次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他一生都希望重拾母亲遭受打击之前的幸福岁月,并因此在成年之后仍一直保留着强烈的孩童个性。这对他的写作,特别是《彼得·潘》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904年,童话剧《小飞侠彼得·潘》在伦敦公演时引起轰动,赞誉如潮。直到现在,它仍为世界各国圣诞节必演的魔幻剧目。后来詹姆斯.巴里将它改编为小说,彼得·潘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巴里于1937年去世,根据他的遗嘱,《小飞侠彼得·潘》的版权赠给了伦敦的大奥曼德街儿童医院。
2、《小飞侠彼得·潘》现在已被拍成了电影,制作成了动画片,教师可以自己或让家长提供给学生观看。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525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 4月 8日 上午11:29
下一篇 2021年 4月 8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